担囊行取薪,斧冰持作糜。

出自两汉曹操的《苦寒行

译文:挑着行囊边走边拾柴,凿开冰块来煮粥充饥肠。

注释:担囊:挑着行李。行取薪:边走边拾柴。斧冰:以斧凿冰取水。糜:稀粥。

赏析:此句真实地描绘了士兵们行军路上食宿无依的艰苦遭遇,表现出行军生活的艰难与辛酸,暗含着诗人对士卒们深切的怜悯之情。

苦寒行

北上太行山,艰哉何巍巍!
羊肠坂诘屈,车轮为之摧。
树木何萧瑟,北风声正悲。
熊罴对我蹲,虎豹夹路啼。
溪谷少人民,雪落何霏霏!
延颈长叹息,远行多所怀。
我心何怫郁,思欲一东归。
水深桥梁绝,中路正徘徊。
迷惑失故路,薄暮无宿栖。
行行日已远,人马同时饥。
担囊行取薪,斧冰持作糜。
悲彼东山诗,悠悠使我哀。(使 一作:令)

译文及注释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鉴赏

简析

曹操

曹操(155年-220年正月庚子),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汉族。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缔造者,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为武皇帝,庙号太祖。曹操精兵法,善诗歌,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散文亦清峻整洁,开启并繁荣了建安文学,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史称建安风骨,鲁迅评价其为“改造文章的祖师”。同时曹操也擅长书法,尤工章草,唐朝张怀瓘在《书断》中评其为“妙品”。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