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重将出征在外多年,还乡时已是白发苍苍了,他失落地倚傍在墙边的阴影。
鸟语花香,迷人的春色是多么烂漫,衰老的重将却没有这份心情,只能独自一人默默地伤心。
注释
重将:古代负责辎重的将领。
旁:通“傍”,倚靠,倚傍。
烂熳:即“烂漫”,形容春色绚丽夺目。
参考资料:
次仁 . 原创 . 2021年10月11日
《重将》是一首七言古诗。此诗先写将军多年征战在外,归来时已白发苍苍,倚墙而立的形象,凸显出岁月的无情与人生的沧桑。与此同时,周围的鸟语花香、春色烂漫,构成了一幅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象,却与他内心的失落与悲伤形成鲜明对比,反映了其在历经风雨后,面对美好春色却难以共鸣的孤独与哀伤。全诗通过对比与象征,刻画出重将归乡的复杂心境,有英雄迟暮之伤。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共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