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缲车,牛衣古柳卖黄瓜。

译文:枣花纷纷落在行人的衣襟上,村南村北响起车缫丝的声音,古老的柳树底下有一个身穿粗布衣的农民在叫卖黄瓜。

注释:簌簌:纷纷下落的样子,一作“蔌蔌”,音义皆同。缫车:纺车。缫:一作“缲”,把蚕茧浸在热水里,抽出蚕丝。牛衣:为牛御寒的衣物,如蓑衣等。

赏析:词人抓住了枣花、缫丝、黄瓜这些富有时令特色的事物,简单几笔,点染出了一幅初夏时节农村的风俗画,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表现出词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和闲适恬淡的心情。

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缲车,牛衣古柳卖黄瓜。(缲 通:缫)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

译文及注释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赏析

鉴赏

简析

苏轼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与父苏洵、弟苏辙三人并称“三苏”。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与韩愈、柳宗元和欧阳修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