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言牧田远,不道牧陂深。
所念牛驯牧,不乱牧童心。
圆笠覆我首,长蓑披我襟。
方将忧暑雨,亦以惧寒阴。
大牛隐层坂,小牛穿近林。
同类相鼓舞,触物成讴吟。
取乐须臾间,宁问声与音。
译文
不说放牧的地方离家有多远,也不说放牧的大山有多深。
牧童心里想的只是让这些牛驯服一点,不要乱跑扰乱我的心思就行了。
圆圆的斗笠戴在我头上,长长的蓑衣披在我身上。
它们不光为我遮挡夏天的暴雨,也将为我遮挡冬日的阴冷。
那些成年的牛或立或卧,安静地隐藏在山坡上吃草休憩,而那些还未成年的小牛犊则穿行在附近的山林里追逐嬉戏。
它们不时地用叫声呼唤激励着同类,人们眼中所看到实在是一副宁谧的田园风光、成为诗人千古讴歌的对象。
但他们只是眼前这片刻的景物来取乐,有谁去关心过牧童的饥寒温饱和感受?
注释
牧田:古代称授予民众为公家放牧的场地。
陂:山坡。
笠:用竹或草编成的帽子,可以遮雨、遮阳光。
首:头。
蓑:蓑衣, 用草或棕等编成的雨衣。
坂:山坡。
须臾:极短的时间。
《牧童词》是一首五言古诗。此诗先点出牧童专注于放牛,展现出纯真无邪的心态,再进一步强调牧童对牛的驯服与喜爱;接着描绘了牧童的装扮和其对天气的关注;最后通过描绘大牛小牛各自活动的场景,以及它们之间的互相“鼓励”与“即兴歌唱”,展现出田园生活的和美与牧童的快乐。全诗语言质朴,以牧童放牛为题材,描绘出一幅宁静而充满乐趣的田园生活画面,传达了一种“真”趣。
储光羲(约706—763)唐代官—,润州延陵人,祖籍兖州。田园山水诗派代表诗人之一。开元十四年(726年)举进士,授冯翊县尉,转汜水、安宣、下邽等地县尉。因仕途失意,遂隐居终南山。后复出任太祝,世称储太祝,官至监察御史。安史之乱中,叛军攻陷长安,被俘,迫受伪职。乱平,自归朝廷请罪,被系下狱,有《狱中贻姚张薛李郑柳诸公》诗,后贬谪岭南。江南储氏多为光羲公后裔,尊称为“江南储氏之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