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燃桂尽,壮志逐年衰。

译文:黄金像烧柴一般耗尽,壮志随岁月逐日衰减。

注释:黄金燃桂尽:《战国策·楚策三》谓“楚国之食贵于玉,薪贵于桂”,这里喻处境窘困。燃桂:烧贵如桂枝的柴。

赏析:此句流畅自然,意似顺流而下,“黄金燃桂尽”,表现了旅况的穷困;“壮志逐年衰”,表现了心意的灰懒,抒发了诗人滞留帝京的景况和遭遇。

秦中感秋寄远上人

一丘常欲卧,三径苦无资。
北土非吾愿,东林怀我师。
黄金燃桂尽,壮志逐年衰。
日夕凉风至,闻蝉但益悲。

译文及注释

展开阅读全文 ∨

鉴赏

创作背景

简析

孟浩然

孟浩然(689年—740年),字浩然,号孟山人,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孟浩然生于盛唐,早年有志用世,在仕途困顿、痛苦失望后,尚能自重,不媚俗世,修道归隐终身。曾隐居鹿门山。40岁时,游长安,应进士举不第。曾在太学赋诗,名动公卿,一座倾服,为之搁笔。开元二十五年(737)张九龄招致幕府,后隐居。孟诗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多写山水田园和隐居的逸兴以及羁旅行役的心情。其中虽不无愤世嫉俗之词,而更多属于诗人的自我表现。孟浩然的诗在艺术上有独特的造诣,后人把孟浩然与盛唐另一山水诗人王维并称为“王孟”,有《孟浩然集》三卷传世。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