崆峒使节上青霄,河陇降王款圣朝。
宛马总肥春苜蓿,将军只数汉嫖姚。
陈留阮瑀谁争长,京兆田郎早见招。
麾下赖君才并入,独能无意向渔樵。(并入 一作:并美)
译文
自从河西节度使哥舒翰镇守崆峒山以后,威名远震直上云霄,河西陇右一带的番王纷纷归降,年年向我大唐拜叩进贡。
大宛国的汗血宝马又肥又壮,那都是因为它们可以吃到催肥的苜蓿草,哥舒翰大将军是当时数一数二的镇关大英雄,可与西汉名将霍去病不分伯仲。
试问,现在谁能与拥有陈留阮瑀那般韬略的高适一争高低?恐怕只有京兆的田梁丘您与他的才学谋略不分上下。
哥舒翰的部下之所以能够人才济济,这完全是靠田九判官您的引荐,现在我唯一期盼的,就是不知您能否也把我推荐给哥舒翰将军呢?
注释
崆峒使节:指哥舒翰,时任河西节度使。崆峒,山名,有数座山都叫崆峒,这里指的应是属哥舒翰辖内、位于今甘肃的崆峒山。使节,《周礼》:“地官,掌邦国之使节。”青霄:青天,高空。《蜀都赋》:“干青霄而秀出。”
河陇:河西陇右。河,指黄河;陇,古地名,在今中国甘肃省。
宛马:大宛马。大宛(音渊)是古代中亚位于丝绸之路上的一个国家,位于今塔吉克斯坦共和国费尔干纳谷地,该国以出产汗血宝马(即大宛马)而著称。
肥:以苜蓿为肥美。春:一作“秦”。
苜蓿: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子长圆形,花紫色,结荚果,主要做牧草和绿肥。
将军:这里指哥舒翰。
只:一作“不”。
汉:一作“霍”。
阮瑀,字元瑜,太祖辟为军谋祭酒,管记室。
陈留:地名,今河南省陈留县。
京兆田郎:指代田梁丘。《三辅决录》:“田风为郎,容仪端正,入奏事,灵帝目送之,因题柱曰:‘堂堂乎张,京兆田郎。’”
见招:左思诗:“冯公岂不伟,白首不见招。”见:表示被动,相当于“被”。
麾下:《汉书·高帝纪》:“攻破函谷关,遂至戏下。”颜注:“戏,大将之旗。”戏与麾同。入:一作“美”。
向:于。渔樵:何孙《赠范云》:“高门盛游侣,谁肯进渔樵。”
《赠田九判官》是一首七言律诗,此诗颂扬了边疆使节归顺、国家一统的盛事,并寄寓对英才的赞赏与期许。诗的首联写边疆使节晋见朝廷、河陇降王归顺的盛况,彰显了国家的威仪与统一;颔联以宛马肥壮、春苜蓿茂盛映衬将军如汉代嫖姚般英勇善战,颂扬了边疆将领的功绩;颈联则借古喻今,以陈留阮瑀之才与京兆田郎之早被征召,比喻当下人才辈出、朝廷求贤若渴;尾联表达对友人才能的认可与赞赏,同时寄寓了对友人能继续为国效力的期许。全诗意境高远、情感真挚,既颂扬了国家一统的盛事,又表达出对英才的珍视与期待。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