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卷国学 古诗文
字典 成语 词典 古诗文 组词 拼音 近义词 反义词
搜索记录 清空

支持汉字、拼音、编码、部首、分拆查字,帮助。

  1. 首页
  2. 名句
  3. 查慎行

查慎行名句

类型:
友情 人生 儿童 写人 中秋节 感恩 警世通言 春天 写山 七夕节 思念 冬天 秋天 励志 夏天 春节更多
作者:
李白 司马迁 苏轼 杜甫 班固 左丘明 柳宗元 白居易 欧阳修 韩愈 辛弃疾 柳永 吴文英 屈原 陶渊明更多
朝代: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代 金朝 元代 明代 清代
形式:
诗文 古籍 谚语 对联
  • 平远江山极目回,古祠漠漠背城开。

    《三闾祠》

  • 湖面宽千顷,湖流浅半篙。

    《渡百里湖》

  • 晓风催我挂帆行,绿涨春芜岸欲平。

    出自查慎行《晓过鸳湖》

  • 巨鱼无知作腾踔,鳞甲一动千黄金。

    《中秋夜洞庭湖对月歌》

  • 涸鳞如可活,吾敢畏波涛?

    《渡百里湖》

  • 遥闻渔父唱歌来,始觉中秋是今夕。

    《中秋夜洞庭湖对月歌》

  • 舟人回首尽东望,吞吐故在冯夷宫。

    《中秋夜洞庭湖对月歌》

  • 绿杨影里平桥路,数尽渔船数白鸥。

    《晓过赵北口》

  • 初看落日沉波红,素月欲升天敛容。

    出自查慎行《中秋夜洞庭湖对月歌》

  • 放逐肯消亡国恨?

    《三闾祠》

  • 行过淇园天未晓,一痕残月杏花香。

    《早过淇县》

  • 黄花古渡接芦溪,行过萍乡路渐低。

    《自湘东驿遵陆至芦溪》

  • 高登桥下水汤汤,朝涉河边露气凉。

    《早过淇县》

  • 丝缫细雨沾衣润,刀剪良苗出水齐。

    《自湘东驿遵陆至芦溪》

  • 风收云散波乍平,倒转青天作湖底。

    出自查慎行《中秋夜洞庭湖对月歌》

  • 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

    出自查慎行《舟夜书所见》

  • 吠犬鸣鸡村远近,乳鹅新鸭岸东西。

    《自湘东驿遵陆至芦溪》

  • 夙雾才醒后,朝阳未吐间。

    《早过大通驿》

  • 莫嫌举世无知己,未有庸人不忌才。

    出自查慎行《三闾祠》

  • 远帆如不动,原树竞相高。

    《渡百里湖》

  • 此时骊龙潜最深,目炫不得衔珠吟。

    《中秋夜洞庭湖对月歌》

  • 犹与湖南风土近,春深无处不耕犁。

    《自湘东驿遵陆至芦溪》

  • 风软一江水,云轻九子山。

    出自查慎行《早过大通驿》

  • 翠烟遥辨市,红树忽移湾。

    《早过大通驿》

  • 画家浓淡意,斟酌在荆关。

    《早过大通驿》

  • 长风霾云莽千里,云气蓬蓬天冒水。

    《中秋夜洞庭湖对月歌》

  • 湘兰沅芷年年绿,想见吟魂自往来。

    《三闾祠》

  • 须臾忽自波心上,镜面横开十余丈。

    《中秋夜洞庭湖对月歌》

  • 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

    出自查慎行《舟夜书所见》

  • 月光浸水水浸天,一派空明互回荡。

    出自查慎行《中秋夜洞庭湖对月歌》


  • 1
  • 2
  • 2
名句
  • 其胜群好奈何?
  • 对曰:臣谓君之入也,其知之矣;若犹未也,又将及难。
  • 明月忽飞来,花影和帘卷。
  • 往恐危身些。
  • 意浅识罕,谓斯言可保。
  • 书曰:恃德者昌,恃力者亡。
  • 而师己送,曰:夫子则非罪。
  • 落月书灯。
  • 无国要孟子,有人毁仲尼。
  • 尽飘零尽了,何人解,当花看。
  • 其后四年,而归视汝。
  • 杜秋,金陵女也。
  • 对曰:尤而效之,罪又甚焉!
  • 北弥陶牧,西接昭丘。
  • 听歌譔只。
  • 酒行未醉闻暮鸡,点笔操纸为君题。
  • 情与质信可保兮,羌居蔽而闻章。
  • 说者又谓远与巡分城而守,城之陷,自远所分始。
  • 尽日闲窗生好风,一声初听下高笼。
  • 汝归秦兮弹秦声,秦声悲兮聊送汝。
诗文
  • 南园十三首·其六 唐代 李贺
  • 题游侠图 清代 郑燮
  • 清明即事 唐代 孟浩然
  • 青春 唐代 韩偓
  • 花岛 唐代 韩愈
  • 桃花源诗 魏晋 陶渊明
  • 卖炭翁 唐代 白居易
  • 出塞二首 唐代 王昌龄
  • 人日寄杜二拾遗 唐代 高适
  • 辋川别业 唐代 王维
  • 登乐游原 唐代 李商隐
  • 望夫石 宋代 王安石
  • 忆昔 唐代 韦庄
  • 宿澄上人院 唐代 卢纶
  • 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 唐代 岑参
  • 从军行七首·其四 唐代 王昌龄
  • 新安吏 唐代 杜甫
  • 春雨后 唐代 孟郊
  • 塞上听吹笛 唐代 高适
  • 古朗月行(节选) 唐代 李白
© 2025 万卷国学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