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国惟君子,平时让俊民。九苞鸣大夏,一鹗降秋旻。
士尽归遗直,朝方赏谏臣。如何孤有德,终叹百其身。
家世昆明远,声名上国珍。青编先珥笔,白简奋当仁。
受诏乘轺急,当官襆被贫。九流分混污,三族责顽嚚。
始使清流重,终教恶女颦。迁官依日侧,持节度江滨。
鲁酒师围赵,曾参罪惑亲。湘东辞树蕙,滇海卧诛榛。
脱颖贤名旧,闻丝帝念新。云霄重起翼,风雨又司晨。
授命官何择,贤劳事不均。更生徒禁闼,长孺是前薪。
心苦非抟石,言高触秉钧。苟无光日照,蚤与禦魑邻。
被薄焚香夜,盘空剪韭春。孤危仍不恤,溘死又谁论。
节概今无两,文章古与伦。庙堂虚谠议,馆阁重诗人。
昔试儒家法,招徕观国宾。登玆一片玉,忝作九方歅。
晏笑铺筵会,潺湲揽袂辰。江湖漂击棹,霄汉望拖银。
远慰空庭目,时烹尺素鳞。病羸增复减,儿女学兼姻。
任道诚无负,论交亦有神。祝鸡从废坠,乘骥又邅迍。
宇宙宏才少,风霜往迹陈。苍生卒何望,青史岂终沦。
姚鼐(nài)(1731~1815)清代著名散文家,与方苞、刘大櫆并称为“桐城三祖”。字姬传,一字梦谷,室名惜抱轩(在今桐城中学内),世称惜抱先生、姚惜抱,安徽桐城人。乾隆二十八年(1763)中进士,任礼部主事、四库全书纂修官等,年才四十,辞官南归,先后主讲于扬州梅花、江南紫阳、南京钟山等地书院四十多年。著有《惜抱轩全集》等,曾编选《古文辞类纂》。
晨趋紫禁中,夕待金门诏。
观书散遗帙,探古穷至妙。
片言苟会心,掩卷忽而笑。
青蝇易相点,白雪难同调。
本是疏散人,屡贻褊促诮。
云天属清朗,林壑忆游眺。
或时清风来,闲倚栏下啸。
严光桐庐溪,谢客临海峤。
功成谢人间,从此一投钓。
淮南小山白毫子,乃在淮南小山里。
夜卧松下云,朝飡石中髓。
小山连绵向江开,碧峰巉岩渌水回。
余配白毫子,独酌流霞杯。
拂花弄琴坐青苔,绿萝树下春风来。
南窗萧飒松声起,凭崖一听清心耳。
可得见,未得亲。
八公携手五云去,空余桂树愁杀人。
余禁所。禁垣西,是法曹厅事也,有古槐数株焉。虽生意可知,同殷仲文之枯树;而听讼斯在,即周邵伯之甘棠。每至夕照低阴,秋蝉疏引,发声幽息,有切尝闻。岂人心异于曩时,将虫响悲乎前听。嗟乎!声以动容,德以象贤。故洁其身也,禀君子达人之高行,蜕其皮也,有仙都羽毛之灵姿。候时而来,顺阴阳之数;应节为变,审藏用之机。有目斯开,不以道昏而昧其视;有翼自薄,不以俗厚而易其真。吟乔树之微风,韵姿天纵;饮高秋之坠露,清畏人知。仆失路艰虞,遭时徽纆。不哀伤而自怨,未摇落而先衰。闻蟪蛄之流声,悟平反之已奏;见螳螂之抱影,怯危机之未安。感而缀诗,贻诸知己。庶情沿物应,哀弱羽之飘零;道寄人知,悯余声之寂寞。非谓文墨,取代幽忧云尔。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客思深 一作:客思侵)
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那堪 一作:不堪)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珠碎眼前珍,花凋世外春。
未销心里恨,又失掌中身。
玉笥犹残药,香奁已染尘。
前哀将后感,无泪可沾巾。
艳质同芳树,浮危道略同。
正悲春落实,又苦雨伤丛。
秾丽今何在,飘零事已空。
沉沉无问处,千载谢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