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贞女堕楼诗序

  三辰霜塞,爰征不二之心;九曜烟霾,方表靡他之节。海波澒洞,乃有冤禽;雨雪漂摇,翻生恨竹。臣出身而事主,委贽将诚;女离家而适人,摩笄见志。红颜赴义,雄于一剑之师;缟袂趋风,凛若万夫之特。然或盈门以后,展也于归;见庙而还,全乎为妇。牛衣对泣,已几阅夫春秋;鸿案相庄,复洊更夫寒暑。 甚者室中烂熳,粗有诸雏;膝下团圞,差多群稚。庾氏则荀娘在抱,陶家则通子离怀;画眉窗里,身极分明;织锦梭边,情归系属。中人以上,畴无硁尔之操;贤智之流,讵无皭然之志?未有秦楼跨凤,即逢绵缀之辰;楚国委禽,便遘弥留之会。困冉耕之瘵疾,珊枕空陈;患荀偃之瘅疽,玉钗虚挂。双星尚格,能无鞅掌之私?百岁方赊;终鲜绸缪之雅。恒情不免,娈彼何知? 而贞女则厕牏亵器,手也摩挲;袒服中单,躬焉挼撋。不辞淟涊,宁羞卫妇之三言?备历艰辛,每为𣏌梁而一恸。闻而叹息,见者咨嗟,遂见孤鸾,俄成寡鹄。但使毕生髽髻,亦足酬素志于贤雄;假令没世蒿簪,便足副所期于灵匹。 且夫飘飘乃奔月之人,空空实下天之状;璇台千仞,宁娴控鹤之方?绮阁千层,讵晓骖鸾之术?而乃奋身以掷,自投玉女之扉;暝目而呼,甘触娲皇之石。惊鸿大去,翻同绿撞之嬉;堕马长辞,几类鞦韆之戏。悲逾裂脰,酷拟屠肠,此则宋玉台畔,略可俪其坚贞;董相车边,适足形其芳洁。 斯时也,筋骸疭瘛,绝意偷生;口鼻喎唆,无心乞活。何意赵宫白璧,偏经睨柱以还全;奚图秦国连环,纵值挥椎而不碎。天哀志气,遂逢续命之胶;人护孤芳,早给返魂之药。翩其尚在,宛尔犹存,于是刻彼苕华,镌之琬琰;询贞姬之邑里,居邻浙水曹娥;问淑媛之门楣,人是华池毛女。 

陈维崧

陈维崧(1625~1682)清代词人、骈文作家。字其年,号迦陵。宜兴(今属江苏)人。清初诸生,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授翰林院检讨。54岁时参与修纂《明史》,4年后卒于任所。

猜你喜欢

人间万恨已难平,栽得垂杨更系情。
犹喜闰前霜未下,菊边依旧舞身轻。
莫惜西风又起来,犹能婀娜傍池台。
不辞暂被霜寒挫,舞袖招香即却回。
为报繁霜且莫催,穷秋须到自低垂。
横拖长袖招人别,只待春风却舞来。

年来肠断秣陵舟,梦绕秦淮水上楼。
十日雨丝风片里,浓春烟景似残秋。(烟景 一作:艳景)

久客见华发,孤棹桐庐归。
新月无朗照,落日有余晖。
渔浦风水急,龙山烟火微。
时闻沙上雁,一一皆南飞。

不从桓公猎,何能伏虎威?
一朝沟陇出,看取拂云飞。

幽兰生前庭,含薰待清风。
清风脱然至,见别萧艾中。
行行失故路,任道或能通。
觉悟当念还,鸟尽废良弓。

我今寻阳去,辞家千里馀。
结荷倦水宿,却寄大雷书。
虽不同辛苦,怆离各自居。
我自入秋浦,三年北信疏。
红颜愁落尽,白发不能除。
有客自梁苑,手携五色鱼。
开鱼得锦字,归问我何如。
江山虽道阻,意合不为殊。

垂钓绿湾春,春深杏花乱。
潭清疑水浅,荷动知鱼散。
日暮待情人,维舟绿杨岸。

虎啸谷风起,龙跃景云浮。
同声好相景,同气自相求。
我情与子亲,譬如影追躯。
食共并根穗,饮共连理杯。
衣共双丝绢,寝共无缝裯。
居愿接膝坐,行愿携手趋。
子静我不动,子游我不留。
齐彼同心鸟,譬此比目鱼。
情至断金石,胶漆未为牢。
但愿长无别,合形作一躯。
生为并身物,死为同棺灰。
秦氏自言至,我情不可俦。

锦官城西生事微,乌皮几在还思归。
昔去为忧乱兵入,今来已恐邻人非。
侧身天地更怀古,回首风尘甘息机。
共说总戎云鸟阵,不妨游子芰荷衣。

南山截竹为觱篥,此乐本自龟兹出。
流传汉地曲转奇,凉州胡人为我吹。
傍邻闻者多叹息,远客思乡皆泪垂。
世人解听不解赏,长飙风中自来往。
枯桑老柏寒飕飗,九雏鸣凤乱啾啾。
龙吟虎啸一时发,万籁百泉相与秋。
忽然更作渔阳掺,黄云萧条白日暗。
变调如闻杨柳春,上林繁花照眼新。
岁夜高堂列明烛,美酒一杯声一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