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山苍苍日初薄,松风江水涛声合。我乘清秋拜舜祠,丹青玉殿何寂寞!
自从中国污腥膻,冠裳委地纷可怜。群后、二妃有何幸,冕旒环佩妆俨然!
问此半壁为谁有?烽大曾经百战后。焦侯、周帅再全城,论功指纵归留守。
留守坐啸不临戎,从容袖手驱群雄。两雄忘躯为谁战,感公忠义成公功。
公于此山有天意,南来早授神仙记。授公诸记函尽开,吉凶一一分明示。
以兹听运意常閒,许公今岁锦衣还。还时却别此山去,更入吴中寻旧山。
吴山名与粤山共,粤为虞帝吴为仲。公功在粤家在吴,两地山皆以公重。
山川宾客藉公传,铭公应在虞山巅。梯升学士如椽笔,并纪同游高会年。
钱澄之(1612~1693),初名秉镫,字饮光,一字幼光,晚号田间老人、西顽道人。汉族,安徽省桐城县(今枞阳县)人。明末爱国志士、文学家。作为皖江文化的重要诗人,与同期的顾炎武、吴嘉纪并称江南三大遗民诗人,诗歌创作上取得了杰出成就。 著有《田间集》《田间诗集》《田间文集》《藏山阁集》等。钱澄之学识渊博,文笔雄健,质朴宏肆,不事雕琢。他勇弃俗学,专治古文,文章精洁、典雅,对后来“桐城派”的形成有一定影响。钱澄之对数学、地理、训诂、义理亦有研究。
落日隐櫩楹,升月照帘栊。
团团满叶露,析析振条风。
蹀足循广涂,瞬目矖层穹。
云汉有灵匹,弥年阙相从。
遐川阻昵爱,修渚旷清容。
弄杼不成藻,耸辔骛前踪。
昔离秋已两,今聚夕无双。
倾河易回斡,款情难久悰。
沃若灵驾旋,寂寥云幄空。
留情顾华寝,遥心逐奔龙。
沉吟为尔感,情深意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