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色无定美赠卿材

女色无定美,宠至美则多。士才无定称,用显称巳过。

长安小家子,粲粲秋池荷。性慧不觉耻,母怜不加诃。

出户一囊麝,见人双眼波。情动笑难止,语娇音屡讹。

都人口如沸,观者踵相摩。因缘幸充选,恩泽成偏颇。

少费万金珠,一呼千绮罗。佯愁惨白日,猛唾倾天河。

东邻有贤女,春绿涵脩蛾。花艳不裁剪,玉光无切磋。

自小固闻礼,藏头岂知他。亲戚尚未见,媒官当奈何。

过时谁问访,生世就蹉跎。岂不有配偶,市里或山阿。

岂不有奉养,舂饎与机梭。列女不得传,乐府无人歌。

容华日衰落,涕泣坐滂沱。富贵易脩饰,贫贱多笑呵。

柳下无仲尼,小官终灭磨。进退在勇决,迟疑两皆蹉。

退当事奇伟,夙驾追雄轲。进当取势位,健笔为干戈。

胡然守一节,独自埋随和。

李觏

李觏(1009—1059),字泰伯,号盱江先生,是我国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他生当北宋中期“积贫积弱”之世,虽出身寒微,但能刻苦自励、奋发向学、勤于著述,以求康国济民。他俊辩能文,举茂才异等不中,讲学自给,来学者常数十百人。李觏博学通识,尤长于礼。他不拘泥于汉、唐诸儒的旧说,敢于抒发己见,推理经义,成为 “一时儒宗”。今存《直讲李先生文集》三十七卷,有《外集》三卷附后。为纪念李觏,资溪县建有泰伯公园,塑有李觏雕像,李觏纪念馆正在建设之中。

猜你喜欢

千尺盘桓到上方,云居萧索实堪伤。
赵州关外秋风冷,佛印桥头夜月凉。
唐宋碑题文字古,苏黄翰墨藓苔苍。
最怜清净金仙地,返作豪门放牧场。

三月雪连夜,未应伤物华。
只缘春欲尽,留著伴梨花。

片片红梅落,纤纤绿草生。
无端夜来雨,又碍出门行。

春阴易成雨,客病不禁寒。
又与梅花别,无因一倚栏。

胸怀阮步兵,诗句谢宣城。
今夕俱参透,焚香听雨声。

疏点空阶雨,长明古殿灯。
庐山岑寂夜,我是定中僧。

闻道寻源使,从天此路回。
牵牛去几许,宛马至今来。
一望幽燕隔,何时郡国开。
东征健儿尽,羌笛暮吹哀。

当昔襄阳雄盛时,山公常醉习家山。
山边钓女日相随,妆成照影竟来窥。
澄波澹澹芙蓉发,绿岸参参杨柳垂。
一朝物变人亦非,四面荒凉人住稀。
意气豪华何处在,空余草露湿罗衣。
此地朝来饯行者,翻向此中牧征马。
征马分飞日渐斜,见此空为人所嗟。
殷勤为访桃源路,予亦归来松子家。

虽失春城醉上期,下帷裁遍未裁诗。
下吟郢岸百亩蕙,欲采商崖三秀芝。
栖野鹤笼宽使织,施山僧饭别教炊。
但医沈约重瞳健,不怕江花不满枝。

古屋萧萧卧不周,弊裘起坐兴绸缪。
千山月午乾坤昼,一壑泉鸣风雨秋。
迹入尘中惭有累,心期物外欲何求!
明朝松路须惆怅,忍更无诗向此留。

少事武皇帝,无赖恃恩私。
身作里中恃,家藏亡命儿。
朝持樗蒲局,暮窃东邻姬。
司隶不敢捕,立在白玉墀。
骊山风雪夜,长杨羽猎时。
一字都不识,饮酒肆顽痴。
武皇升仙去,憔悴被人欺。
读书事已晚,把笔学题诗。
两府始收迹,南宫谬见推。
非才果不容,出守抚惸嫠。
忽逢杨开府,论旧涕俱垂。
坐客何由识,惟有故人知。

出门见南山,引领意无限。
秀色难为名,苍翠日在眼。
有时白云起,天际自舒卷。
心中与之然,托兴每不浅。
何当造幽人,灭迹栖绝巘。

十岁裁诗走马成,冷灰残烛动离情。
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

剑栈风樯各苦辛,别时冰雪到时春。
为凭何逊休联句,瘦尽东阳姓沈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