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晚霞已经退尽,残阳余晖也不见了。天幕之上陡然冒起一朵云头,它不住地舒展开来,又不住地收敛了去。
开始的时候还模模糊糊像是松球的模样,转眼间又变成一团团滚来滚去、像随风扬起的柳絮花毬。
注释
斗(dǒu):通“陡”,陡然,突然。
云头:即云。
旋旋:缓缓。
䰒(méng)松:迷茫不清的样子。
松树子:即松球,松树的果穗,多为卵形。
髣髴(fǎng fú):同“仿佛”,类似,好像。
柳花毬(qiú):柳花被风吹团作球状。
参考资料:
(宋)杨万里著;张勇,姜剑云,杜玉荣解评. 杨万里集[M]. 太原:三晋出版社, 2008:25-30.
杨大中编. 唐宋绝句五百首[M]. 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 2016:461-463.
宋孝宗淳熙四年(1177)夏,杨万里自漳州改知常州。淳熙五年(1178)夏,杨万里在常州写下了这组诗。这是杨万里诗风开始转变时期的作品。这一组小诗,已经开始显示出诚斋诗风的这一新的特点。此诗为其中第五首。
参考资料:
缪钺等著. 宋诗鉴赏辞典[M]. 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2015:1134, 1148-1151.
《暮热游荷池上五首·其五》是一首七言绝句,此诗写晚云,是荷池上所见。诗人发现了傍晚的夏云的新异之点,抓住它那千姿百态的变易性和流动感,给以新的形象描绘、新的艺术渲染,虽不直写乘凉,但从看云的轻松闲适之态中,可以想象当时一定是晚风习习,荷池凉爽宜人。全诗只是写景,读来却觉得情致绵绵,且带有几分童趣。
第五首写晚云,是荷池上所见。此时天色将暗,不仅那“烧眼生憎”的晚霞已经敛尽,连残阳的余晖也在暮蝉声中消逝了。可是,这时的天空却并不寂寞,随着落日余晖的慢慢消逝,在辽阔的天幕上,陡然之间冒起一朵云头,它不住地舒展开来,又不住地收敛了去。开始䰒䰒松松,令人联想到枝叶扶疏的松树子;可是,忽然之间又变了,变成一团团滚来滚去、像随风扬起的柳絮花毬。诗人把云比喻为松树子、柳絮花毬,形象贴切,且带有几分童趣。“忽”字不仅写出云变化之快,暗含有晚风已起的意思,若是“细草摇头”的微风,不会使云忽然之间变换形状。诗人虽然不直接写乘凉,但从看云的轻松闲适之态中,可以想象当时一定是晚风习习,荷池凉爽宜人。
诗人发现了傍晚的夏云的新异之点,抓住它那千姿百态的变易性和流动感,给以新的形象描绘,新的艺术渲染。他写得如此轻松,如此优美动人、新奇可喜。诗人把这种染上了浓郁的主观色彩的形象、氛围提供给读者,使读者也会情不自禁地从另一个新的角度去领会、观察那些陈旧景物,从而在新的层次上发现新的美点。全诗只是写景,读来却觉得情致绵绵。诗人的情绪逐渐好起来了,在他的笔下也不知不觉地流露出一种引人入胜的诗情画意。
参考资料:
(宋)杨万里著;张勇,姜剑云,杜玉荣解评. 杨万里集[M]. 太原:三晋出版社, 2008:25-30.
缪钺等著. 宋诗鉴赏辞典[M]. 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2015:1134, 1148-1151.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沔阳道中草离离,卧龙往矣空遗祠。
当时典午称猾贼,气丧不敢当王师。
定军山前寒食路,至今人祠丞相墓。
松风想像梁甫吟,尚忆幡然答三顾。
出师一表千载无,远比管乐盖有余。
世上俗儒宁办此,高台当日读何书?
四月一日天,花稀叶阴薄。
泥新燕影忙,蜜熟蜂声乐。
麦风低冉冉,稻水平漠漠。
芳节或蹉跎,游心稍牢落。
春华信为美,夏景亦未恶。
飐浪嫩青荷,重栏晚红药。
吴宫好风月,越郡多楼阁。
两地诚可怜,其奈久离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