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官赴阙至江州寄鄂岳李大夫

盆城去鄂渚,风便一日耳。
不枉故人书,无因帆江水。
故人辞礼闱,旌节镇江圻。
而我窜逐者,龙钟初得归。
别来已三岁,望望长迢递。
咫尺不相闻,平生那可计。
我齿落且尽,君鬓白几何。
年皆过半百,来日苦无多。
少年乐新知,衰暮思故友。
譬如亲骨肉,宁免相可不。
我昔实愚蠢,不能降色辞。
子犯亦有言,臣犹自知之。
公其务贳过,我亦请改事。
桑榆倘可收,愿寄相思字。

译文及注释

展开阅读全文 ∨

简析

韩愈

韩愈(768年-824年12月28日),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州)人,一说怀州修武(今河南修武)人 ,自称“郡望昌黎(今辽宁义县)” ,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中国唐朝中期官员、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教育家。秘书郎韩仲卿之子。元和十二年(817年),出任宰相裴度行军司马,从平“淮西之乱”。直言谏迎佛骨,贬为潮州刺史。宦海沉浮,累迁吏部侍郎,人称“韩吏部”。长庆四年(824年),韩愈病逝,年五十七,追赠礼部尚书,谥号为“文”,故称“韩文公”。元丰元年(1078年),追封昌黎郡伯,并从祀孔庙。韩愈作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名列“唐宋八大家”之首,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与柳宗元并称“韩柳”,与柳宗元、欧阳修和苏轼并称“千古文章四大家”。倡导“文道合一”、“气盛言宜”、“务去陈言”、“文从字顺”等写作理论,对后人具有指导意义。著有《韩昌黎集》等。

猜你喜欢

新春十日雨,雨晴门始开。
静看苍苔纹,莫上人衣来。

北阙圣人歌太康,南冠君子窜遐荒。
汉酺闻奏钧天乐,愿得风吹到夜郎。

莲实大如指,分甘念母慈。
共房头(角戢)(角戢),更深兄弟思。
实中有幺荷,拳如小儿手。
令我忆众雏,迎门索梨枣。
莲心正自苦,食苦何能甘。
甘餐恐腊毒,素食则怀惭。
莲生淤泥中,不与泥同调。
食莲谁不甘,知味良独少。
吾家双井塘,十里秋风香。
安得同袍子,归制芙蓉裳。

了了晴山见,纷纷宿雾空。
樵归妇腰斧,渔罢叟收筒。
但取登临适,何须吟啸工。
平生钓台路,明日与君同。

东阁官梅动诗兴,还如何逊在扬州。
此时对雪遥相忆,送客逢春可自由?
幸不折来伤岁暮,若为看去乱乡愁。
江边一树垂垂发,朝夕催人自白头。

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
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以我独沉久,愧君相见频。
平生自有分,况是蔡家亲。

珠彩耀前川,归来一扣舷。
微风不起浪,明月自随船。

科以人重科益重,人以科传人可知。
本朝四十九科矣,搜集科名意在斯。

小宴追凉散,平桥步月回。
笙歌归院落,灯火下楼台。
残暑蝉催尽,新秋雁戴来。
将何还睡兴,临卧举残杯。(还 一作:迎)

故交吾未测,薄宦空年岁。
晚节踪曩贤,雄词冠当世。
堂中皆食客,门外多酒债。
产业曾未言,衣裘与人敝。
飘飖戎幕下,出入关山际。
转战轻壮心,立谈有边计。
云沙自回合,天海空迢递。
星高汉将骄,月盛胡兵锐。
沙深冷陉断,雪暗辽阳闭。
亦谓扫欃枪,旋惊陷蜂虿。
归旌告东捷,斗骑传西败。
遥飞绝汉书,已筑长安第。
画龙俱在叶,宠鹤先居卫。
勿辞部曲勋,不藉将军势。
相逢季冬月,怅望穷海裔。
折剑留赠人,严装遂云迈。
我行将悠缅,及此还羁滞。
曾非济代谋,且有临深诫。
随波混清浊,与物同丑丽。
眇忆青岩栖,宁忘褐衣拜。
自言爱水石,本欲亲兰蕙。
何意薄松筠,翻然重菅蒯。
恒深取与分,孰慢平生契。
款曲鸡黍期,酸辛别离袂。
逢时愧名节,遇坎悲沦替。
适赵非解纷,游燕往无说。
浩歌方振荡,逸翮思凌励。
倏若异鹏抟,吾当学蝉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