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杂兴和程学士克勤韵 其一

㶁㶁涧下水,萧萧竹间风。爱此幽且深,葺宇当其中。

既无纷嚣杂,且有静省功。吾道在方策,隽永将无穷。

至理苟冥会,万象咸昭融。悠然起遐思,忘彼南山崇。

史鉴

史鉴(1434—1496),字明古,1西村,别署西村逸史。南直隶苏州府吴县(今属江苏)人。生于明宣宗宣德九年,卒于明孝宗弘治九年,年六十三岁。书无不读,尤熟于史。一生淡于名利和官宦,友人引荐他入朝,他多次婉言推辞,一直隐居不仕,隐留心经世之务。每有客人到访,则陈列三代秦汉器物及唐宋以来古籍、书画名品,互相鉴赏和题签。其收藏处所名有“日鉴堂”。正德间,吴中高士首推沈周,史鉴次之,所作《晴雨霁三游西湖》,为游记文学经典,有《西村集》八卷,见《四库总目》。

猜你喜欢

轻肌弱骨散幽葩,更将金蕊泛流霞。
欲知却老延龄药,百草摧时始起花。

清风明月苦相思,荡子从戎十载馀。
征人去日殷勤嘱,归雁来时数附书。

落日解衣无一事,移床临水已三回。
斗沉北岭鱼方乐,月过秋河雁未来。
疏翠庭前供答话,浅红木末劝持杯。
明明独对苍华影,莫上睢阳万死台。

雨余春涧水争分,野雉双飞过古坟。
眼见人家住深坞,梅花绕屋不开门。

我醉欲眠君罢休,已教从事到青州。
鬓霜饶我三千丈,诗律输君一百筹。
闻道郎君闭东阁,且容老子上南楼。
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

病眼少眠非守岁,老心多感又临春。
火销灯尽天明后,便是平头六十人。

吴地桑叶绿,吴蚕已三眠。
我家寄东鲁,谁种龟阴田?
春事已不及,江行复茫然。
南风吹归心,飞堕酒楼前。
楼东一株桃,枝叶拂青烟。
此树我所种,别来向三年。
桃今与楼齐,我行尚未旋。
娇女字平阳,折花倚桃边。
折花不见我,泪下如流泉。
小儿名伯禽,与姊亦齐肩。
双行桃树下,抚背复谁怜?
念此失次第,肝肠日忧煎。
裂素写远意,因之汶阳川。

瘦竹藤斜挂,丛花草乱生。
林高风有态,苔滑水无声。

不作封侯念,悠然远世纷。
惟应种瓜事,犹被读书分。
野水多于地,春山半是云。
吾生嫌已老,学圃未如君。

里中有啼儿,似类亲父子。
回车问啼儿,慷慨不可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