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勉强进食,身体日渐消瘦,寒冷的秋日仍然穿着单薄不合身的衣服。
不知不觉中慢慢的回想童年,那时候怎么知道人生如此艰难。
早上的露气侵入茅屋,在屋中就能听见溪水撞击石滩的喧闹声。
山中夜夜都会来到的月亮,到了黎明也从没有看过一眼。
注释
强饭:亦作“彊饭”。 努力加餐;勉强进食。
狭衣:不宽阔的衣服。
溪声:溪涧的流水声。
《倪庄中秋》是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是写初秋时节,诗人艰难的人生经历,由景入情,反映了艰辛的社会生活。整首诗内容实在、感情真挚、语言优美而不尚浮华,勾勒出一幅深秋时节山居生活的孤寂与淡泊画面,同时蕴含着对过往生活的淡淡怀念以及对当前境遇的哀感。
元好(hào)问(1190年8月10日—1257年10月12日),字裕之,号遗山,世称遗山先生。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金代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元好问是宋金对峙时期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文坛盟主,又是金元之际在文学上承前启后的桥梁,被尊为“北方文雄”、“一代文宗”。他擅作诗、文、词、曲。其中以诗作成就最高,其“丧乱诗”尤为有名;其词为金代一朝之冠,可与两宋名家媲美;其散曲虽传世不多,但当时影响很大,有倡导之功。有《元遗山先生全集》、《中州集》。
陋巷孤寒士,出门苦恓恓。
虽云志气高,岂免颜色低。
平生同门友,通籍在金闺。
曩者胶漆契,迩来云雨睽。
正逢下朝归,轩骑五门西。
是时天久阴,三日雨凄凄。
蹇驴避路立,肥马当风嘶。
回头忘相识,占道上沙堤。
昔年洛阳社,贫贱相提携。
今日长安道,对面隔云泥。
近日多如此,非君独惨凄。
死生不变者,唯闻任与黎。
北方有佳人,端坐鼓鸣琴。
终晨抚管弦,日夕不成音。
忧来结不解,我思存所钦。
君子寻时役,幽妾怀苦心。
初为三载别,于今久滞淫。
昔耶生户牖,庭内自成阴。
翔鸟鸣翠偶,草虫相和吟。
心悲易感激,俯仰泪流衿。
愿托晨风翼,束带侍衣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