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学最古,肇自西汉时。寥寥千馀西,间有或盛衰。
庆历始下诏,四方如响随。良哉乐安伯,治体由本基。
远模类文翁,故事循鲁僖。课试月为度,讲解日有规。
教育犹父兄,片言不迩遗。学子五百人,弦诵何仪仪。
陶成礼义俗,大变西南维。距此已一世,继者贤其谁。
胡公庙堂老,天子深倚毗。下车急先务,劝学为之师。
时异心则同,两哲吹埙篪。作诗遗诸生,字字皆典彝。
近欲美材成,远使纯风熙。砻石建巨堂,竖柱不复攲。
九经满四壁,高下相支持。首尾传注完,粲然日星垂。
斯经与斯堂,天下难等夷。度地得胜势,西隅敞高扉。
气象自宏显,出门见通逵。嘉木种千本,敷阴接春晖。
人将不剪伐,异日甘棠枝。贱子昔在泮,执经趋绛帷。
尝闻先生训,敢告多士知。读书有本统,宜先穷是非。
微言率简易,众说殊支离。详观圣贤迹,于我犹蓍龟。
不独事辞章,华葩竞葳蕤。岂徒换爵禄,称谓生光辉。
立已如远游,纵横亦多岐。取舍各异辙,义利难两驰。
一足少蹭蹬,终身陷污卑。君子与小人,古今不同归。
勉哉笃志操,行副公所期。
(1027—1103)成都人,字元钧,号净德。仁宗皇祐间进士。神宗熙宁三年举制科,对策枚数王安石新法之过,出通判蜀州。哲宗元祐初,擢殿中侍御史,首上邪正之辨,劾新党蔡确、韩缜、张璪、章惇等。累迁中书舍人,进给事中。哲宗亲政,知陈州。坐元祐党夺职,责衡州居住。徽宗立,复集贤殿修撰、知梓州,致仕。有《净德集》。
大块凿混沌,浑浑旋大圜;
隶首不能算,知有几万年。
羲轩造书契,今始岁五千;
以我视后人,若居三代先。
俗儒好尊古,日日故纸研;
六经字所无,不敢入诗篇。
古人弃糟粕,见之口流涎;
沿习甘剽盗,妄造丛罪愆。
黄土同抟人,今古何愚贤;
即今忽已古,断自何代前?
明窗敞流离,高炉蒸香烟;
左陈端溪砚,右列薛涛笺;
我手写我口,古岂能拘牵!
即今流俗语,我若登简编;
五千年后人,惊为古斓斑。
隤云暧前驱,连鼓讧后殿。
骎骎失高丘,扰扰暗古县。
白龙起幽蛰,黑雾佐神变。
盆倾耳双聩,斗暗目四眩。
帆重腹逾饱,橹润鸣更健。
圆漪晕雨点,溅滴走波面。
伶俜愁孤鸳,飐闪乱饥燕。
麦老枕水卧,秧稚与风战。
牛蹊岌城沉,蚁隧汹瓴建。
水车竞施行,岁事敢休宴。
咿哑啸簧鸣,轣辘连锁转。
骈头立妇子,列舍望宗伴。
东枯骇西溃,寸涸惊尺淀。
嗟余岂能贤,与彼亦何辨?
扁舟风露熟,半世江湖遍。
不知忧稼穑,但解加餐饭。
遥怜老农苦,敢厌游子倦?
洛阳女儿对门居,才可颜容十五余。
良人玉勒乘骢马,侍女金盘脍鲤鱼。
画阁朱楼尽相望,红桃绿柳垂檐向。
罗帷送上七香车,宝扇迎归九华帐。
狂夫富贵在青春,意气骄奢剧季伦。
自怜碧玉亲教舞,不惜珊瑚持与人。
春窗曙灭九微火,九微片片飞花琐。
戏罢曾无理曲时,妆成祗是熏香坐。
城中相识尽繁华,日夜经过赵李家。
谁怜越女颜如玉,贫贱江头自浣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