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湖光秋色,景色宜人,姑娘荡着小船来采莲。她贪看船上英俊少年,任由船只随波逐流。
姑娘没来由地抓起一把莲子,向那少年抛掷过去。猛然觉得被人远远地看到了,她因此害羞了半天。
注释
滟滟:水面闪光的样子。
举棹:括号里的“举棹”“年少”,均为和声。
年少:指少年男子。
信船流:任船随波逐流。
无端:无故,没来由。
“船动湖光滟滟秋。”水波映出秋色,一湖清澈透明的秋水可以想见。短短一句话,便勾勒出一幅极富诗情画意的秋景图。作者以船动时湖面泛起的粼粼波光来展现秋色之美,构思之精巧,可见一斑。在这样如画的景致中铺陈开来的情感故事,自然也充满了浪漫与动人的色彩,景物与情感的相互映衬,达到了极佳的艺术效果。
“贪看年少信船流”,这一句揭示了船只移动的背后原因。原来,是一位风度翩翩的少年深深吸引了采莲女,她目不转睛地凝视着意中人,以至于任由船只随着水流缓缓漂浮。“贪看”二字,淋漓尽致地刻画出了采莲女情窦初开、大胆纯真的形象。她那坦率无邪的眼神与“信船流”的痴情憨态,生动地展现了她纯真热烈的性格特征,以及对于爱情的炽热渴望,形象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无端隔水抛莲子。”“莲”谐音“怜”,有表示爱恋之意。姑娘采用了传统的谐音包含的双关隐语,巧妙地表露自己的情思,饶有情趣,富有江南民歌的特色。这一抛莲子的举动,实属大胆至极,她不仅突破了世俗礼法的束缚,连少女应有的矜持也全然不顾了。
遥被人知半日羞”,从“遥”字可推断,那远远观望之人并未有任何反应,更未曾嘲笑于她,或许那人根本未曾察觉,这只是采莲女心中的揣测罢了,而她却以为心事被窥破而娇羞满面,可见采莲女虽然大胆却终究逃不过女儿家怕羞的心理。作者笔触到此戛然而止,留下无尽的悬念,让人玩味。当众少女和声再起时,可以想见,那是伴随着一片会心的欢笑的。
这首词人物刻画生动形象,风格清新爽朗,音调和谐,和声作用精妙,既有文人诗歌含蓄委婉、细腻华美的特点,又有民歌里那种大胆直率的朴实风格,自然天成,别有情趣,颇见作者纯圆浑熟的艺术造诣。
《采莲子·其二》是一首七言绝句。首联写湖光荡漾中映出了一派秋色,设置了问题;直到颔联,诗中才通过“贪看年少”点明诗篇写的是个采莲女子,同时通过“信船流”,交代船动的原因;后两联则通过她戏谑、挑逗和爱慕的一掷,活灵活现地表现出江南水乡姑娘大胆热情的性格。全诗意趣盎然,颇具画面感,富有江南民歌特色。
皇甫松,字子奇,自号檀栾子,睦州新安(檀浙江淳安)人。他是工部侍郎皇甫湜之子,宰相牛僧孺之外甥。《新唐书·艺文志》著录皇甫松《醉乡日月》3卷。其词檀存20余首,见于《花间集》、《唐五代词》。事迹见《历代诗馀》。 檀有王国维辑《檀栾子词》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