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泛渌池,中有浮萍。
寄身流波,随风靡倾。
芙蓉含芳,菡萏垂荣。
朝采其实,夕佩其英。
采之遗谁?所思在庭。
双鱼比目,鸳鸯交颈。
有美一人,婉如清扬。
知音识曲,善为乐方。
译文
一片池水宽阔无边,清澈的池塘中浮萍飘满半塘。
浮萍托身于流动水波,小风吹来便糜散倾倒。
绽放荷花饱含芬芳,秀气花苞也将开放。
早上摘取的花朵,傍晚时分仍戴身上。
采摘的花朵将要赠给谁?想她应在庭院张望。
今日我俩就像比目鱼形影不离,明日成为鸳鸯亲昵恩爱。
在我面前有位姑娘,眼波流动如清澈激扬流水。
既知晓音律认识曲辞,作乐之法她最擅长。
注释
泛泛:漂浮貌;浮行貌。泛舟貌。广大无边际貌。
渌池:绿池。清澈的池塘。渌,水清。
寄身:托身。寄托身体。
流波:流动的水波。
靡倾:糜散倾倒。靡,分散。
芙蓉:荷花的别名。
含芳:含育着芳香。
菡萏hàndàn:古人称未开的荷花为菡萏。泛指荷花。
垂荣:垂下荣光。谓焕发光彩。
朝采:早晨采集。
其实:它的籽实。
夕佩:傍晚佩戴。
其英:它的华英或花朵。
遗谁:送谁。
所思:所思念的(人)。
在庭:在庭院。在庭堂。
比目:比目鱼。谓相比并而行。喻形影不离。
交颈:颈与颈相互依摩。多为雌雄动物之间的一种亲昵表示。比喻夫妻恩爱。
婉如:眼波流动如。宛若。宛如。
清扬:清澈激扬。清扬之水。《诗经·国风·郑风·野有蔓草》。有美一人,婉如清扬。
知音识曲:知晓音律认识曲辞。
善为:善于作为。
乐方:娱乐方式。音乐的方法。娱乐的一方。
《秋胡行》是一首四言古诗。此诗先写宁静的池塘景象,浮萍随波逐流;接写荷花的芬芳与繁茂,象征纯洁与美好,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转;而后直接表达了采摘者内心的思念之情,并以自然界中成双成对的生物,进一步强化了对于心中所念之人的向往;最后将焦点转向那位美丽且才情出众的女子。全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刻画与人物情感的深刻表达,造出一种既宁静又略带哀愁的氛围,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对心中所念之人的深切思念。
曹魏高祖文皇帝曹丕(187年冬-226年6月29日),字子桓,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曹魏的开国皇帝,公元220-226年在位。他在位期间,平定边患。击退鲜卑,和匈奴、氐、羌等外夷修好,恢复汉朝在西域的设置。除军政以外,曹丕自幼好文学,于诗、赋、文学皆有成就,尤擅长于五言诗,与其父曹操和弟曹植,并称三曹,今存《魏文帝集》二卷。另外,曹丕著有《典论》,当中的《论文》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有系统的文学批评专论作品。去世后庙号高祖(《资治通鉴》作世祖),谥为文皇帝,葬于首阳陵。
柳花深巷午鸡声,桑叶尖新绿未成。
桑睡觉来无一事,满窗晴日看蚕生。
土膏欲动雨频催,万草千花一饷开;
舍后荒畦犹绿秀,邻家鞭笋过墙来。
高田二麦接山青,傍水低田绿未耕;
桃杏满村春似锦,踏歌椎鼓过清明。
老盆初熟杜茅柴,携向田头祭社来。
巫媪莫嫌滋味薄,旗亭官酒更多灰。
社下烧钱鼓似雷,日斜扶得醉翁回。
青枝满地花狼藉,知是儿孙斗草来。
骑吹东来里巷喧,行春车马闹如烟。
系牛莫碍门前路,移系门西碌碡边。
寒食花枝插满头,蒨裙青袂几扁舟。
一年一度游山寺,不上灵岩即虎丘。
郭里人家拜扫回,新开醪酒荐青梅。
日长路好城门近,借我茅亭暖一杯。
步屧寻春有好怀,雨余蹄道水如杯。
随人黄犬搀前去,走到溪边忽自回。
种园得果廑赏劳,不奈儿童鸟雀搔。
已插棘针樊笋径,更铺渔网盖樱桃。
吉日初开种稻包,南山雷动雨连宵。
今年不欠秧田水,新涨看看拍小桥。
桑下春蔬绿满畦,菘心青嫩芥苔肥。
溪头洗择店头卖,日暮裹盐沽酒归。
有頍者弁,实维伊何?尔酒既旨,尔肴既嘉。岂伊异人?兄弟匪他。
茑与女萝,施于松柏。未见君子,忧心奕奕;既见君子,庶几说怿。
有頍者弁,实维何期?尔酒既旨,尔肴既时。岂伊异人?兄弟具来。
茑与女萝,施于松上。未见君子,忧心怲怲;既见君子,庶几有臧。
有頍者弁,实维在首。尔酒既旨,尔肴既阜。岂伊异人?兄弟甥舅。
如彼雨雪,先集维霰。死丧无日,无几相见。乐酒今夕,君子维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