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俗好为歌,男女赠答,颇有《子夜读曲》遗意。采其能笔於书者,得数首。
自煮莲羹切藕丝,待郎归来慰郎饥。
为贪别处双双箸,只怕心中忘卻匙。
人人要结后生缘,侬只今生结目前。
一十二时不离别,郎行郎坐总随肩。
买梨莫买蜂咬梨,心中有病没人知。
因为分梨故亲切,谁知亲切转伤离。
催人出门鸡乱啼,送人离别水东西。
挽水西流想无法,从今不养五更鸡。
邻家带得书信归,书中何字侬不知。
等侬亲口问渠去,问他此侬谁瘦肥。
一家女儿做新娘,十家女儿看镜光。
街头铜鼓声声打,打着中心只说郎。
嫁郎已嫁十三年,今日梳头侬自怜。
记得初来同食乳,同在阿婆怀里眠。
自剪青丝打作条,亲手送郎将纸包。
如果郎心止不住,看侬结发不开交。
第一香橼第二莲,第三梹榔个个圆。
第四夫容五枣子,送郎都要得郎怜。
黄遵宪(1848年4月27日~1905年3月28日)晚清诗人,外交家、政治家、教育家。字公度,别号人境庐主人,汉族客家人,广东省梅州人,光绪二年举人,历充师日参赞、旧金山总领事、驻英参赞、新加坡总领事,戊戌变法期间署湖南按察使,助巡抚陈宝箴推行新政。工诗,喜以新事物熔铸入诗,有“诗界革新导师”之称。黄遵宪有《人镜庐诗草》、《日本国志》、《日本杂事诗》。被誉为“近代中国走向世界第一人”。
殷其雷,在南山之阳。何斯违斯,莫敢或遑?振振君子,归哉归哉!
殷其雷,在南山之侧。何斯违斯,莫敢遑息?振振君子,归哉归哉!
殷其雷,在南山之下。何斯违斯,莫或遑处?振振君子,归哉归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