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歌

土俗好为歌,男女赠答,颇有《子夜读曲》遗意。采其能笔於书者,得数首。

自煮莲羹切藕丝,待郎归来慰郎饥。
为贪别处双双箸,只怕心中忘卻匙。

人人要结后生缘,侬只今生结目前。
一十二时不离别,郎行郎坐总随肩。

买梨莫买蜂咬梨,心中有病没人知。
因为分梨故亲切,谁知亲切转伤离。

催人出门鸡乱啼,送人离别水东西。
挽水西流想无法,从今不养五更鸡。

邻家带得书信归,书中何字侬不知。
等侬亲口问渠去,问他此侬谁瘦肥。

一家女儿做新娘,十家女儿看镜光。
街头铜鼓声声打,打着中心只说郎。

嫁郎已嫁十三年,今日梳头侬自怜。
记得初来同食乳,同在阿婆怀里眠。

自剪青丝打作条,亲手送郎将纸包。
如果郎心止不住,看侬结发不开交。

第一香橼第二莲,第三梹榔个个圆。
第四夫容五枣子,送郎都要得郎怜。

黄遵宪

黄遵宪(1848年4月27日~1905年3月28日)晚清诗人,外交家、政治家、教育家。字公度,别号人境庐主人,汉族客家人,广东省梅州人,光绪二年举人,历充师日参赞、旧金山总领事、驻英参赞、新加坡总领事,戊戌变法期间署湖南按察使,助巡抚陈宝箴推行新政。工诗,喜以新事物熔铸入诗,有“诗界革新导师”之称。黄遵宪有《人镜庐诗草》、《日本国志》、《日本杂事诗》。被誉为“近代中国走向世界第一人”。

猜你喜欢

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秦开蜀道置金牛,汉水元通星汉流。
天子一行遗圣迹,锦城长作帝王州。

晨光出照屋梁明,初打开门鼓一声。
初上阶眠知地湿,鸟临窗语报天晴。
半销宿酒头仍重,新脱冬衣体乍轻。
睡觉心空思想尽,近来乡梦不多成。

韩亡子房奋,秦帝鲁连耻。
本自江海人,忠义感君子。

雁尽书难寄,愁多梦不成。
愿随孤月影,流照伏波营。

故园归计堕虚空,啼鸟惊心处处同。
四壁一身长客梦,百忧双鬓更春风。
梅花不是人间白,日色争如酒面红。
且复高吟置馀事,此生能费几诗筒。

殷其雷,在南山之阳。何斯违斯,莫敢或遑?振振君子,归哉归哉!
殷其雷,在南山之侧。何斯违斯,莫敢遑息?振振君子,归哉归哉!
殷其雷,在南山之下。何斯违斯,莫或遑处?振振君子,归哉归哉!

江天梅雨湿江蓠,到处烟香是此时。
苦竹岭无归去日,海棠花落旧栖枝。
春宵思极兰灯暗,晓月啼多锦幕垂。
唯有佳人忆南国,殷勤为尔唱愁词。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不知 一作:不曾)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长江极目带枫林,匹马孤云不可寻。
迁播共知臣道枉,猜谗却为主恩深。
辕门画角三军思,驿路青山万里心。
北阙九重谁许屈,独看湘水泪沾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