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我怜惜孟浩然先生,他在清贫中死去。
写诗何必要看数量多呢?他的诗篇质量超过鲍谢。
如今清江里空游着他生前喜钓的鱼,春雨中他种的甘蔗又匆匆长起。
我每每遥望东南一一诗人故乡之云,禁不住发出一声声悲慨的叹息。
注释
孟浩然:唐代诗人,襄阳(今属湖北)人,一生清淡寡居,不爱交结官府。
裋褐:粗陋布衣。古时贫者所穿。
鲍谢:指南朝宋诗人鲍照和谢灵运。
“清江”句:孟浩然隐居中常到岘山附近的汉水边钓鳊鱼(即“武昌鱼”),曾有诗记钓鱼事。
“春雨”句:孟浩然隐居时,在乡间“灌蔬艺竹,以全高尚”(王士源《孟浩然诗集序》)亦应有种蔗之事。
悲咤:悲叹,悲愤。
参考资料:
韩成武 张志民·杜甫诗全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
陈贻焮·杜甫评传(中)·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遣兴五首·其五》是一首五言古诗,此诗伤悼孟浩然清贫而早逝,语极凄凉。布衣终老的孟浩然,怀想起来令诗人悲吒痛苦,他虽主动弃官,可文人积极用世的传统让其深深地忧惧自己会像孟浩然一样终老江湖,这是在自伤中反思自我理想和社会所公认的人生价位,具有浓厚的悲剧意识。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循彼南陔,言采其兰。
眷恋庭闱,心不遑安。
彼居之子,罔或游盘。
馨尔夕膳,洁尔晨餐。
循彼南陔,厥草油油。
彼居之子,色思其柔。
眷恋庭闱,心不遑留。
馨尔夕膳,洁尔晨羞。
有獭有獭,在河之涘。
凌波赴汨,噬鲂捕鲤。
嗷嗷林乌,受哺于子。
养隆敬薄,惟禽之似。
勖增尔虔,以介丕祉。
吾昔与尔辈,读书常闭门。
未尝冒湍险,岂顾垂堂言。
自此历江湖,辛勤难具论。
往来行旅弊,开凿禹功存。
壁立千峰峻,潈流万壑奔。
我来凡几宿,无夕不闻猿。
浦上摇归恋,舟中失梦魂。
泪沾明月峡,心断鹡鸰原。
离阔星难聚,秋深露已繁。
因君下南楚,书此示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