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马示徐无党

吾有千里马,毛骨何萧森。
疾驰如奔风,白日无留阴。
徐驱当大道,步骤中五音。
马虽有四足,迟速在吾心。
六辔应吾手,调和如瑟琴。
东西与南北,高下山与林。
惟意所欲适,九州可周寻。
至哉人与马,两乐不相侵。
伯乐识其外,徒知价千金。
王良得其性,此术固已深。
良马须善驭,吾言可为箴。

欧阳修

欧阳修(1007年8月6日 -1072年9月8日),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江南西路吉州庐陵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景德四年(1007年)出生于绵州(今四川省绵阳市),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欧阳修于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年)以进士及第,历仕仁宗、英宗、神宗三朝,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死后累赠太师、楚国公,谥号“文忠”,故世称欧阳文忠公。欧阳修是在宋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被后人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他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继承并发展了韩愈的古文理论。其散文创作的高度成就与其正确的古文理论相辅相成,从而开创了一代文风。欧阳修在变革文风的同时,也对诗风、词风进行了革新。在史学方面,也有较高成就,他曾主修《新唐书》,并独撰《新五代史》。有《欧阳文忠公集》传世。

猜你喜欢

于以采蘋?南涧之滨。于以采藻?于彼行潦。
于以盛之?维筐及筥。于以湘之?维锜及釜。
于以奠之?宗室牖下。谁其尸之?有齐季女。

千万恨,恨极在天涯。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摇曳碧云斜。

尊酒都门外,孤帆水驿飞。
青云诸老尽,白发几人归。
风雨鱼羹饭,烟霞鹤氅衣。
因君动高兴,予亦梦柴扉。

病眼逢书不敢开,春泥谢客亦无来。
更无短计销长日,且绕栏干一百回。

不关老去愿春迟,只恨春归我未归。
最是杨花欺客子,向人一一作西飞。

醉后未能别,待醒方送君。
看君走马去,直上天山云。

朝日照绮窗,光风动纨罗。
巧笑蒨两犀,美目扬双蛾。

风流王谢古仙真,一去空山五百春。
玉室金堂馀汉士,桃花流水失秦人。
困眠一榻香凝帐,梦绕千岩冷逼身。
夜半老僧呼客起,云峰缺处涌冰轮。

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
南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惟 通:唯)
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

天地一大窑,阳炭烹六月。
万物此陶鎔,人何怨炎热。
君看百谷秋,亦自暑中结。
田水沸如汤,背汗湿如泼。
农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

溪水将桥不复回,小舟犹倚短篙开。
交情得似山溪渡,不管风波去又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