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影临书卷。带霜华、高高在下,粉脂都遣。别是幽情嫌妩媚,红烛啼痕休泫。趁皓月、光浮冰茧。恰与花神供写照,任泼来、淡墨无深浅。持素障,夜中展。
残釭掩过看逾显。相对处、芙蓉玉绽,鹤翎银扁。但得白衣时慰藉,一任浮云苍犬。尘土隔、软红偷免。帘幕西风人不寐,恁清光、肯惜鹴裘典。休便把,落英剪。
译文
梅花疏朗的影子落在了书卷上。此时的梅花带着霜华,高高低低,看不到一点粉红的颜色。那梅花别是一种幽情和妩媚,故不须红烛滴泪照明。皓月之下,月光照在朵朵梅花上如同洁白的蚕茧纸。恰好这梅花之形与其神相映照,仿佛是随意画出的淡墨写意,这美妙的图画就好像是在夜间展开的一幅出神入化的障子。
将残灯遮起,再看那梅影就更加清晰动人。刚刚绽放的梅花像是开放的玉芙蓉,处处是银白色的花瓣,这美丽的花朵正好慰藉我的心境,不管外界沧桑变化。隔开了尘世和其中庸俗肮脏的世事,避开繁华热闹。西风吹来,帘幕舞动,我久久不能入睡,这样的悠闲自在的时光,舍得把鹔鹴裘典当出去来换取。不要把枯萎的梅花修剪掉了。
注释
疏影句:意谓梅花疏朗的影子落在了书卷上。
疏影:指疏朗的梅影。
带霜华二句:谓此时的梅花带着霜华,高高低低,看不到一点粉红的颜色。
别是二句:谓那梅花别是一种幽情和妩媚,故不须红烛滴泪照明。 泫,下滴貌。
光浮冰茧:冰茧,即蚕茧纸.《世说新语》谓:王羲之书《兰亭序》即用此纸。此处喻皓月之下,月光照在朵朵梅花上如同洁白的蚕茧纸。
恰与四句:花神,指花之精神、神韵。宋李廌《德隅斋画品,菡萏图》:“士大夫旧云:‘徐熙画花传花神,赵昌画:花写花形。’”
写照:犹映照。唐席豫《奉和放赐公主镜》:“含灵万象入,写照百花开。”
泼:指泼墨写意。
素障:即障子。杜甫《题李尊师松树障子歌》:“障子松林静杳冥,凭轩忽若无丹青。”此四句谓恰好这梅花之形与其神相映照,仿佛是随意画出的淡墨写意,这美妙的图画就好像是在夜间展开的一幅出神入化的障子。
残缸句:残釭,将要熄灭的灯烛。
掩过:犹遮蔽起来。谓将残灯遮起,再看那梅影就更加清晰动人。
相对二句:意谓像是刚刚绽开的玉芙蓉,处处是银白色的花瓣。
鹤翎:本指鹤之羽毛,此处喻白色的花瓣。唐王建《于主簿厅看花》:“小叶稠枝粉压摧,暖风吹动鹤翎开。” 银扁,遍地银白色。 扁,通“遍”。
浮云苍犬:犹白云苍犬(或白云苍狗),即白衣苍狗。唐杜甫《可叹》:“天上浮云如白衣,斯须改变如苍狗。”即谓变化巨大之意,后以之喻世事无常,变化剧烈。
尘土句:尘土,犹尘世或庸俗肮脏之世事。隔,隔开、分开。
软红:犹软红尘,即繁华热闹之意。
恁清光句:怎,如此、这样。
鹴(shuang)裘典,即典当鹴裘。鹴裘,鹔鹴裘。相传为司马相如所制。一说用鹔鹴鸟皮做,一说用鹔鹴飞鼠皮做。明徐渭《次张长治韵》:“自古阴晴谁料得,莫辞连夜典鹴裘。”
明代定都北京后,许多达官贵人纷纷在城内外营造私人花园。如城内的英国公花园、西郊皇亲李伟的清华园和漕郎米万钟的勺园,都是极负盛名的。到了清朝,特别是王室在西郊大兴园林土木,自畅春园始,到圆明园之鼎盛,三山五园,几成中国古代造园史上的顶峰。为了仿效,为了方便朝班,更是为了享受,王公大臣也在西郊购地,建起自己的园墅别业。明珠就在畅春园咫尺之处,兴建“自怡园”。取海淀、西山一带的山水之胜,构架了景似江南的私家花园。而纳兰性德把属于自己的别业命名为“渌水亭”,一是因为有水,更是因为慕水之德以自比。并把自己的著作也题为《渌水亭杂识》。
词的上片说自己为梅花写照的意境,无论淡墨深浅,都能捕捉到梅花的神韵,最后说愿与梅花相伴,共度静谧之夜;下片更写出对梅花的珍视,同时告诫自己不要随意剪落梅花,托出对梅花的深情与不舍。此词用秋水轩韵,风格悲凄清丽,写月夜梅花并拟人化,表达了愿与梅为伴、高洁不坠俗流的孤往之情,形神兼备、含蕴深远。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光彩夺目的一席。他生活于满汉融合时期,其贵族家庭兴衰具有关联于王朝国事的典型性。虽侍从帝王,却向往经历平淡。特殊的生活环境背景,加之个人的超逸才华,使其诗词创作呈现出独特的个性和鲜明的艺术风格。流传至今的《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富于意境,是其众多代表作之一。
三义塔者,中国上海闸北三义里遗鸠埋骨之塔也,在日本,农人共建。
奔霆飞熛歼人子,败井颓垣剩饿鸠。
偶值大心离火宅,终遗高塔念瀛洲。
精禽梦觉仍衔石,斗士诚坚共抗流。
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西村博士于上海战后得丧家之鸠,持归养之,初亦相安,而终化去。建塔以藏,且征题咏,率成一律,聊答遐情云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