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首思妇之词,描写的是女主人对出行在外的丈夫的思念之情。
上阕细腻地刻画了思妇对游子的深情嘱咐。“征人去日殷勤嘱”,启程之日,她的每一句话都充满了无尽的情感和期待。“莫负心期”,这不仅仅是对丈夫的叮咛,更是她对他忠贞不渝的爱情与信任的坚定表达。随后,她恳切地提出具体要求:当秋雁南归之际,希望你能第一时间寄回书信,以慰藉我独自在家的孤独与寂寞。这些殷切的嘱托,情真意切,字字句句都透露出她的真挚与期盼。
下阕则抒发了思妇的相思之苦。“寒春织就机中素”,这一句不仅揭示了她在春天里辛勤织绢的情景,更暗示了时间的流逝。自丈夫离去,已是一年有余,却始终未得到他的消息。当素绢织成,她含泪用墨水题写诗句,以此寄托她对丈夫的无限相思。信已寄出,然而她仍旧日复一日地登上高楼,盼望着雁阵能带来丈夫的消息。但长时间的期待很可能转化为失望,远行的游子能否信守“莫负心期”的承诺?这仍是个未知数,令人心生忧虑。
晏几道(1038年—1110年),北宋著名词人。字叔原,号小山,抚州临川文港沙河(今属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人。晏殊第七子。 历任颍昌府许田镇监、乾宁军通判、开封府判官等。性孤傲,中年家境中落。与其父晏殊合称“二晏”。词风似父而造诣过之。工于言情,其小令语言清丽,感情深挚,尤负盛名。表达情感直率。多写爱情生活,是婉约派的重要作家。有《小山词》留世。
故园今夕是元宵,独向蛮村坐寂寥。
赖有遗经堪作伴,喜无车马过相邀。
春还草阁梅先动,月满虚庭雪未消。
堂上花灯诸弟集,重闱应念一身遥。
去年今日卧燕台,铜鼓中宵隐地雷。
月傍苑楼灯影暗,风传阁道马蹄回。
炎荒万里频回首,羌笛三更谩自哀。
尚忆先朝多乐事,孝皇曾为两宫开。
何处访吴画?普门与开元。
开元有东塔,摩诘留手痕。
吾观画品中,莫如二子尊。
道子实雄放,浩如海波翻。
当其下手风雨快,笔所未到气已吞。
亭亭双林间,彩晕扶桑暾。
中有至人谈寂灭,悟者悲涕迷者手自扪。
蛮君鬼伯千万万,相排竞进头如鼋。
摩诘本诗老,佩芷袭芳荪。
今观此壁画,亦若其诗清且敦。
祇园弟子尽鹤骨,心如死灰不复温。
门前两丛竹,雪节贯霜根。
交柯乱叶动无数,一一皆可寻其源。
吴生虽妙绝,犹以画工论。
摩诘得之以象外,有如仙翮谢笼樊。
吾观二子皆神俊,又于维也敛衽无间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