杯汝知乎,酒泉罢侯,鸱夷乞骸。更高阳入谒,都称齑臼,杜康初筮,正得云雷。细数从前,不堪余恨,岁月都将曲糵埋。君诗好,似提壶却劝,沽酒何哉。
君言病岂无媒。似壁上雕弓蛇暗猜。记醉眠陶令,终全至乐,独醒屈子,未免沉灾。欲听公言,惭非勇者,司马家儿解覆杯。还堪笑,借今宵一醉,为故人来。
译文
酒杯啊,你可知我心?酒泉侯已经被罢免了,我也戒酒不饮,甚至就连装酒的皮袋也自请退休了。既已如此,以后如果还有高阳酒徒前来拜访,便统统辞去,更何况造酒的杜康也出仕不再酿酒了。仔细回忆往事,真是不堪回首,大好年华都被埋葬在酒中。但是城中诸公的诗作可真好啊,就像是提壶买酒来劝我,喝一点又有何妨呢。
诸公说生病肯定是有原因的,不要杯弓蛇影地猜是酒的缘故。陶渊明终日沉醉,过得很快活;屈原一人独醒,最终却忧愤沉江。我想听取诸公的话破戒畅饮,又惭愧不及晋元帝司马睿那样坚决,做到覆杯不饮。还真是令人耻笑啊,但为了你们这群老朋友,我们今宵就一醉方休吧!
注释
酒泉:郡名,汉制,在今甘肃省,以城下有金泉,味如酒,故名。
罢侯:杜甫《饮中八仙歌》:“恨不移封向酒泉。”此处反用其意,指自己没有移封酒泉之望,只能戒酒不饮。
鸱夷:装酒的皮袋。扬雄《酒箴》:“鸱夷滑稽,腹大如壶。”
乞骸:指自请退休。语出《汉书·卷五十八·公孙弘传》:“愿归侯,乞骸骨,避贤者路。”
高阳:用郦食其典。《史记·郦生陆贾列传》:“郦生食其者,陈留高阳人也。……郦生瞋目案剑叱使者曰:‘走!复入言沛公,吾高阳酒徒也,非儒人也。’”后用来代指因嗜酒而放荡不羁的人。
齑臼:原指用来盛装和研磨调味料的器具,此寓“辞”字,见《世说新语·捷悟篇》:“齑臼,受辛也,于字为辞。”
杜康:夏国国君,中国古代传说中酿酒的发明者。
筮:筮仕。古人初次出仕做官,必先占吉凶。
云雷:指屯(zhūn)卦,《易经》六十四卦第三卦。“屯”原指植物萌生大地,万物始生,充满艰难险阻,然而顺时应运,必欣欣向荣。
曲糵:酿酒用的发酵物, 此即指酒。
提壶:鸟名,因啼声如“提壶”而得名。此代指一种酒具。
壁上雕弓蛇暗猜:用杯弓蛇影典,这里指生病不是喝酒的缘故。
陶令:陶渊明,东晋末人。《宋书·卷九十三》:“贵贱造之者,有酒辄设,潜若先醉,便语客:‘我醉欲眠,卿可去。’”
屈子:屈原,战国时期楚国人。《楚辞·渔父》:“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沈:现写作“沉”。
司马家儿解覆杯:用司马睿典。《世说新语·规箴》:“元帝过江犹好酒,王茂弘与帝有旧,常流涕谏。帝许之,命酌酒,一酣,从是遂断。”此意指词人自己不能像司马睿那样坚决做到覆杯不饮。
还堪笑,借今宵一醉,为故人来:用邴原典。裴松之注《三国志》:“原旧能饮酒,自行之后,八九年间,酒不向口……临别,师友以原不饮酒,会米肉送原。原曰:‘本能饮酒,但以荒思废业,故断之耳。今当远别,因见贶饯,可一饮燕。’于是共坐饮酒,终日不醉。”
此词与《沁园春·杯汝来前》为姊妹篇,同作于闲居瓢泉初期。前词写戒酒,此词写开戒。词人认真戒酒后不久,又因为朋友们带酒前来看望并劝饮而开戒,于是用前韵作此自嘲自解。全篇由开始的竭力申说不饮,经过朋友们语语透心的开解,直到带着羞惭之色,再度端起酒杯,以议论涵容叙事,首尾圆密、详细地描述出破戒的过程和心理,并融入了深沉的感慨。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中年后别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人。南宋官员、将领、文学家,豪放派词人,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辛弃疾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与女游兮九河,冲风起兮横波。
乘水车兮荷盖,驾两龙兮骖螭。
登昆仑兮四望,心飞扬兮浩荡。
日将暮兮怅忘归,惟极浦兮寤怀。
鱼鳞屋兮龙堂,紫贝阙兮珠宫。
灵何为兮水中?乘白鼋兮逐文鱼,
与女游兮河之渚,流澌纷兮将来下。
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
波滔滔兮来迎,鱼鳞鳞兮媵予。
客行野田间,比屋皆闭户。
借问屋中皆,尽去作商贾。
官家不税商,税农服作苦。
居皆尽东西,道路侵垄亩。
采玉上山颠,探珠入水府。
边兵索衣食,此物同泥土。
古来一皆耕,三皆食犹饥。
如今千万家,无一把锄犁。
我仓常空虚,我田生蒺藜。
上天不雨粟,何由活烝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