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州再祭文与可文

  从表弟苏轼,昭告于亡友湖州府君与可亡士文兄之灵。呜呼哀哉!我官于岐,实始识君。甚口秀眉,忠信而文。志气方刚,谈词如云。一别五年,君誉日闻。

  道德为膏,以自濯薰。艺亡之多,蔚如秋蕡。脱口成章,粲莫可耘。驰骋百家,错落纷纭。使我羞叹,笔砚为焚。再见京师,默无所云。杳兮清深,落其华芬。

  昔艺我黍,今熟其饙。啜漓歌呼,得淳而醺。天力自然,不施胶筋。坐了万事,气回三军。笑我皇皇,独违垢纷。俯仰三州,眷恋桑枌。仁施草木,信及麇。

  昂然来归,独立无群。俯焉复去,初无戚欣。大哉死生,凄怆蒿焄。君没谈笑,大钧徒勤。丧之西归,我窜江濆。何以荐君,采江之芹。相彼日月,有朝必曛。

  我在茫茫,凡几合分。尽此一觞,归安于坟。呜呼哀哉!

苏轼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与父苏洵、弟苏辙三人并称“三苏”。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与韩愈、柳宗元和欧阳修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猜你喜欢

事关休戚已成空,万里相思一夜中。
愁到晓鸡声绝后,又将憔悴见春风。

去年上巳洛桥边,今年寒食庐山曲。
遥怜巩树花应满,复见吴洲草新绿。
吴洲春草兰杜芳,感物思归怀故乡。
驿骑明朝发何处?猿声今夜断君肠。

蕤宾五月中,清朝起南颸。
不驶亦不迟,飘飘吹我衣。
重云蔽白日,闲雨纷微微。
流目视西园,烨烨荣紫葵。
于今甚可爱,奈何当复衰!
感物愿及时,每恨靡所挥。
悠悠待秋稼,寥落将赊迟。
逸想不可淹,猖狂独长悲!

阴阴日欲暮,迢迢春望稀。
野色吹寒立,林鸦逆雨归。
孤城还麦秀,白首且花飞。
临路长杨袅,前朝今是非。

沈宋横驰翰墨场,风流初不废齐梁。
论功若准平吴例,合著黄金铸子昂。

南北驱驰报主情,江花边月笑平生。(边月 一作:边草)
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

千山万山星斗落,一声两声钟磬清。
路入小桥和梦过,豆花深处草虫鸣。

娉婷十五胜天仙,白日姮娥旱地莲。
何处闲教鹦鹉语,碧纱窗下绣床前。

峭寒催换木棉裘,倚杖郊原作近游。
最是秋风管闲事,红他枫叶白人头。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莫道官忙身老大,即无年少逐春心。
凭君先到江头看,柳色如今深未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