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翁变体古文邈,斟酌其间八分作。中郎以还攻者稀,直数开元顾文学。
于今苗裔仍东吴,短簿祠边旧栖托。我从笔阵推波澜,远绳乃祖真无怍。
为言向来大有人,蹑汉追唐归宋郭。妙迹鄙人惜少见,馀子纷纷资力薄。
乞君回笔书堂颜,鹄峙龙拿腕中落。当年海内无干戈,留都文物尤峨峨。
不独槐市盛弦诵,兼复桃叶繁笙歌。入看祭酒解散髻,出醉美人金叵罗。
雅负辨眼工小字,诗成自写无偏颇。尔时负贩重风雅,人传片楮兼金多。
仙人昨过蔡经宅,清浅茫茫不堪索。虫刻居然非壮夫,萧条谁问韩陵石。
儒衣僧帽顾阿瑛,老向江湖作逋客。醉书自署头陀苓,掷笔时时念今昔。
此书珍重感君深,归来高揭南荣阴。卧看渴骥奔泉势,如见冥鸿避弋心。
(1626—1673)山东新城人,字子底,号西樵山人。顺治九年进士,授莱州府教授,迁国子监助教,擢吏部考功员外郎。以故下狱半年,后得昭雪。与弟王士祜、王士禛均有诗名,号为三王。作品冲和淡泊。诗集初有《表微堂诗刻》,后有《十笏草堂诗选》、《辛甲集》、《上浮集》,另有《炊闻词》。
行行循归路,计日望旧居。
一欣侍温颜,再喜见友于。
鼓棹路崎曲,指景限西隅。
江山岂不险?归子念前涂。
凯风负我心,戢枻守穷湖。
高莽眇无界,夏木独森疏。
谁言客舟远?近瞻百里余。
延目识南岭,空叹将焉如!
上马不捉鞭,反折杨柳枝。
蹀座吹长笛,愁杀行客儿。
腹中愁不乐,愿作郎马鞭。
出入擐郎臂,蹀座郎膝边。
放马两泉泽,忘不著连羁。
担鞍逐马走,何见得马骑。
遥看孟津河,杨柳郁婆娑。
我是虏家儿,不解汉儿歌。
健儿须快马,快马须健儿。
跸跋黄尘下,然后别雄雌。
冽彼下泉,浸彼苞稂。忾我寤叹,念彼周京。
冽彼下泉,浸彼苞萧。忾我寤叹,念彼京周。
冽彼下泉,浸彼苞蓍。忾我寤叹,念彼京师。
芃芃黍苗,阴雨膏之。四国有王,郇伯劳之。
四海齐名白与刘,百年交分两绸缪。
同贫同病退闲日,一死一生临老头。
杯酒英雄君与操,文章微婉我知丘。
贤豪虽殁精灵在,应共微之地下游。
今日哭君吾道孤,寝门泪满白髭须。
不知箭折弓何用?兼恐唇亡齿亦枯!
窅窅穷泉埋宝玉,骎骎落景挂桑榆。
夜台暮齿期非远,但问前头相见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