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遭秦烧不存,当时丞相篆独尊。登山刻石作融匾,颇取茂美异本根。
呜呼秦人尚刻盭,自玆书亦含秋气。鲁壁再传蝌斗书,相传竟断卫伯儒。
世竞草隶篆益疏,卓哉阳冰导二徐。破碎都无保氏义,瑰奇独继秦人模。
钱君晚出江海陬,学篆欲溯轩黄初。草堂多秋怀,用意亦何孤。
岂但用意孤,笔力不世出。金坛王侍郎,先朝篆第一。
濡毫未免先著漆,布置虽均生气失。钱君写篆不择笔,冥合豪釐未尝溢。
乃知天巧工中微,不似粗工常缚律。君家詹事今古人,君与学古情益亲。
詹事登朝三十年,大儒师保居虎门。尝见所作篆亦如,儒者端拱齐韠绅。
况君年纪未三十,老生相逢低首立。家学益承安可及,明廷待君虽未入。
经术终当佐天子,挟筴那能归下邑。长安二月春风来,草青欲出花未开。
江湖梦远春水白,篆秋草堂安在哉。门多问字扬雄客,声振群公贾谊才。
盛名虽好戒多取,千古当推殊俗怀。我今废学苦多忘,愿就咨君日百回。
他日张纮隔吴下,苦将名篆忆裴褢。
姚鼐(nài)(1731~1815)清代著名散文家,与方苞、刘大櫆并称为“桐城三祖”。字姬传,一字梦谷,室名惜抱轩(在今桐城中学内),世称惜抱先生、姚惜抱,安徽桐城人。乾隆二十八年(1763)中进士,任礼部主事、四库全书纂修官等,年才四十,辞官南归,先后主讲于扬州梅花、江南紫阳、南京钟山等地书院四十多年。著有《惜抱轩全集》等,曾编选《古文辞类纂》。
满眼生机转化钧,天工人巧日争新。
预支五百年新意,到了千年又觉陈。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只眼须凭自主张,纷纷艺苑漫雌黄。
矮人看戏何曾见,都是随人说短长。
少时学语苦难圆,只道工夫半未全。
到老始知非力取,三分人事七分天。
诗解穷人我未空,想因诗尚不曾工。
熊鱼自笑贪心甚,既要工诗又怕穷。
梁上有双燕,翩翩雄与雌。
衔泥两椽间,一巢生四儿。
四儿日夜长,索食声孜孜。
青虫不易捕,黄口无饱期。
觜爪虽欲敝,心力不知疲。
须臾十来往,犹恐巢中饥。
辛勤三十日,母瘦雏渐肥。
喃喃教言语,一一刷毛衣。
一旦羽翼成,引上庭树枝。
举翅不回顾,随风四散飞。
雌雄空中鸣,声尽呼不归。
却入空巢里,啁啾终夜悲。
燕燕尔勿悲,尔当返自思。
思尔为雏日,高飞背母时。
当时父母念,今日尔应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