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风委草,骚赋怨兰,危弦思苦谁说。坐对素秋摇落。
芳菲与鹈鴂。吟壶永、双练发。悄未觉,翠销红歇。镇闲写,解带披襟,满座香发。
长恨付梨园,似锦湖山,南渡最凄咽。况是泪枯啼宇,冬青更愁绝。
斜阳事,人世别。怎料理、此间情切。画图展、后视如今,何处风月。
陈洵(1871—1942),字述叔,别号海绡,是广东江门市潮连芝山人(前属新会县潮连乡),生于清朝同治十年(1871年) 。少有才思,聪慧非凡,尤好填词。光绪间曾补南海县学生员。后客游江西十余年,风尘仆仆,蹇滞殊甚。返回广州之后为童子师,设馆于广州西关,以舌耕糊口,生活穷窘。辛亥(1911年)革命后,受到新潮流的影响,思想有所变化,是年在广州加入南国诗社。晚岁教授广州中山大学。
勋德既下衰,文章亦陵夷。
但见山中亦,立作路旁碑。
铭勋悉太公,叙德皆仲尼。
复以多为贵,千言直万赀。
为文彼何人,想见下辈时。
但欲愚者悦,不思贤者嗤。
岂独贤者嗤,仍传后代疑。
古亦苍苔字,安知是愧词!
我闻望江县,麹令抚惸嫠。
在官有仁政,名不闻京师。
身殁欲归葬,百姓遮路歧。
攀辕不得归,留葬此江湄。
至今道其名,男女涕皆垂。
无人立碑碣,唯有邑人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