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牧童身穿蓑衣头戴斗笠,碰见人故意装得很神气。
放牧时卧在牛背上吹短笛,牛耕田时就在溪边田头玩耍。
注释
牧竖:牧童。
持:穿戴。
傲然:神气的样子。
崔道融累官右补阙,后弃官避地入闽。此诗应作于其入闽隐居后,是诗人观农村牧童日常情景而作。
参考资料:
(明)黄凤池编;董秀菊注,唐诗笔墨间,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2.01,第210页
《牧竖》是一首五言绝句,为一首主要描写牧童形象的诗。前两句写牧童穿蓑衣戴笠帽的形象,然其一遇到陌生人,就装出一副神气的样子;后两句则写牧童之行事动作,他放牛时即躺于牛背上吹短笛,牛耕地时则于溪边田头玩耍。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浅白如话,将农村牧童生活的一面展示出来,将牧童天真烂漫、悠然自得、调皮可爱的形象描述得十分到位,流露出诗人内心的悠闲与恬淡。
崔道融(?—907年),唐代诗人,自号东瓯散人。荆州江陵(今湖北江陵县)人。乾宁二年(895年)前后,任永嘉(今浙江省温州市)县令,早年曾游历陕西、湖北、河南、江西、浙江、福建等地。后入朝为右补阙,不久因避战乱入闽。僖宗乾符二年(875年),于永嘉山斋集诗500首,辑为《申唐诗》3卷。另有《东浮集》9卷,当为入闽后所作。与司空图、方干为诗友。《全唐诗》录存其诗近八十首。
江行几千里,海月十五圆。
始经瞿唐峡,遂步巫山巅。
巫山高不穷,巴国尽所历。
日边攀垂萝,霞外倚穹石。
飞步凌绝顶,极目无纤烟。
却顾失丹壑,仰观临青天。
青天若可扪,银汉去安在?
望云知苍梧,记水辨瀛海。
周游孤光晚,历览幽意多。
积雪照空谷,悲风鸣森柯。
归途行欲曛,佳趣尚未歇。
江寒早啼猿,松暝已吐月。
月色何悠悠,清猿响啾啾。
辞山不忍听,挥策还孤舟。
澹烟疏雨间斜阳,江色鲜明海气凉。
蜃散云收破楼阁,虹残水照断桥梁。
风翻白浪花千片,雁点青天字一行。
好著丹青图画取,题诗寄与水曹郎。(图画 一作:写画)
酌君以蒲城桑落之酒,泛君以湘累之菊之英。
赠君以黟川点漆之墨,送君以阳关堕泪之声。
酒浇胸次之磊块,菊制短世之颓龄。
墨以传万古文章之印,歌以写一家兄弟之情。
江山千里俱头白,骨肉十年终眼青。
连床夜语鸡戒晓,书囊无底谈未了。
有功翰墨乃如此,何恨远别音书少。
炒沙作縻终不饱,镂冰文章费工巧。
要须心地收汗马,孔孟行世日杲杲。
有弟有弟力持家,妇能养姑供珍鲑。
儿大诗书女丝麻,公但读书煮春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