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林彦清归永嘉

玉晨明皇大道君,丹霞上宫校琼文。芙蓉制冠珠织裙,并乘绿舆驾飞云。

有美一人岸青帉,来从东瓯东海濆。不笑不语寡戚忻,帝惊顾语仙圣群。

是能执持神化蕴,子昔梦噩帝怒贲。拯子于危释忧慬,报崇仙阶秩孔殷。

尚念无以章殊勋,琳宫紫幄珠流熉。灵来乘纯去乘雯,影响浊世那由闻?

神孙飘翩接芳芬,烹阳冶阴调夕昕。气神元精驻不分,由能鍊之久益贲。

水浸不溺火不焚,是谓真人非外棼。雁荡木落溪沄沄,子今东归似惊麇。

将与浮脆同氤氲,酾之清泠濯垢氛。我将学之意则勤,其如衰年日已曛。

况复岁晏手足皲,作诗送子空云云。

郑元祐

(1292—1364)处州遂昌人,迁钱塘,字明德,号尚左生。少颖悟,刻励于学。顺帝至正中,除平江儒学教授,升江浙儒学提举,卒于官。为文滂沛豪宕,诗亦清峻苍古。他早年时期居钱塘(今杭州市),后来侨居吴中近四十年,晚年命名其文集为《侨吴集》,另著有笔记《遂昌杂录》。

猜你喜欢

秋夜挑灯读楚辞,昔人句句不吾欺。
更堪临水登山处,正是浮家泛宅时。
巴酒不能消客恨,蜀巫空解报归期。
灞桥烟柳知何限,谁念行人寄一枝。

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长得 一作:常得)
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

五剧车声隐若雷,北邙惟见冢千堆。
夕阳劝客登楼去,山色将秋绕郭来。
寒甚更无修竹倚,愁多思买白杨栽。
全家都在风声里,九月衣裳未剪裁。

天迷关,地迷户,东龙白日西龙雨。
撞钟饮酒愁海翻,碧火吹巢双猰貐。
照天万古无二乌,残星破月开天馀。
座中有客天子气,左股七十二子连明珠。
军声十万振屋瓦,排剑当人面如赭。
将军下马力排山,气卷黄河酒中泻。
剑光上天寒彗残,明朝画地分河山。
将军呼龙将客走,石破青天撞玉斗。

三百六旬长扰扰,不冲风雨即尘埃。
久惭朝士无裨补,空愧高僧数往来。
学道穷年何所得,吟诗竟日未能回。
天寒古寺游人少,红叶窗前有几堆。

北上太行山,艰哉何巍巍!
羊肠坂诘屈,车轮为之摧。
树木何萧瑟,北风声正悲。
熊罴对我蹲,虎豹夹路啼。
溪谷少人民,雪落何霏霏!
延颈长叹息,远行多所怀。
我心何怫郁,思欲一东归。
水深桥梁绝,中路正徘徊。
迷惑失故路,薄暮无宿栖。
行行日已远,人马同时饥。
担囊行取薪,斧冰持作糜。
悲彼东山诗,悠悠使我哀。(使 一作:令)

翁仲遗墟草棘秋,苍龙双阙记神州。
只知终老归唐土,忽漫相逢是楚囚。
日月尽随天北转,古今谁见海西流?
眼中二老风流在,一醉从教万事休。

祗役出皇邑,相期憩瓯越。
解缆及流潮,怀旧不能发。
析析就衰林,皎皎明秋月。
含情易为盈,遇物难可歇。
积疴谢生虑,寡欲罕所阙。
资此永幽栖,岂伊年岁别。
各勉日新志,音尘慰寂蔑。

有客开青眼,无人问落花。
暖风熏细草,凉月照晴沙。
客久翻疑梦,朋来不忆家。
琴书犹未整,独坐送残霞。

四海齐名白与刘,百年交分两绸缪。
同贫同病退闲日,一死一生临老头。
杯酒英雄君与操,文章微婉我知丘。
贤豪虽殁精灵在,应共微之地下游。

今日哭君吾道孤,寝门泪满白髭须。
不知箭折弓何用?兼恐唇亡齿亦枯!
窅窅穷泉埋宝玉,骎骎落景挂桑榆。
夜台暮齿期非远,但问前头相见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