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吴山群玉坞,千林雪霁花难数。几回听彻青鸟啼,春在南枝北枝吐。
冲寒载酒花间游,漠漠梨云烂不收。暗香疏影发诗思,还如何逊在扬州。
别来倏忽流光改,夙昔閒情竟何在。美人家有梅花庄,十里素香春蔼蔼。
九龙山下三泖东,浑似西湖水月中。市上红尘飞不到,玉妃别下广寒宫。
归心便趁东风起,飞度湖山万花里。狂歌唤取缟衣仙,兴捲吴淞半江水。
青灯照我客舍寒,归计其如行路难。花前胜赏仍负却,坐惜春深香粉残。
人生百岁浑如寄,还省旧游怜久弃。题诗为赠梅庄人,目极瑶英缈天际。
(?—1415)明苏州府长洲人,本名璲,以字行,号青城山人。少从杨维桢学。落笔数千言,文不加点。年十七中浙江乡试。洪武末以荐摄郡学教授,擢翰林五经博士。永乐初进春坊赞善,预修《永乐大典》。声名大噪,出诸老臣上,遂被轻薄名。后坐解缙累,下诏狱论死。有《青城山人集》。
江乡时节逢寒食,花落未将春减色,
花南能有几多花,寒食临之扫春迹。
花多花少非我事,春去春来亦堪惜。
柴门风雨小庭寒,无奈池塘烟草碧。
欲将诗句慰穷愁,眼中万象皆相识。
欣然应接已无暇,都为老来无笔力。
秋阴细细压茅堂,吟虫啾啾昨夜凉。
雨开芭蕉新间旧,风撼篔簹宫应商。
砧声已急不可缓,檐景既短难为长。
狐裘断缝弃墙角,岂念晏岁多繁霜。
茅堂索索秋风发,行遶空庭紫苔滑。
蛙号池上晚来雨,鹊转南枝夜深月。
翻手覆手不可期,一死一生交道绝。
湖水无端浸白云,故人书断孤鸿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