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朗朗的诵经声弥漫着神秘的祭坛,坛上插满了迎神的符节,彩色的旌旗迎风飘扬。她庄严地登上了祭坛,身佩的玉环摇映着月光,在香炉前虔诚地礼拜,金制的香炉中,袅袅升起麝香的轻真,香气弥漫。
夜露浓重,使得她手中的玉板都沾上了湿意,寒冷的夜风吹着她的法衣任意摆动。想将她留住,却难把她留在人间,她已将全部的身心奉给了上天。
注释
步虚坛:道士诵经坛。步虚:道士诵经之声。
绛节霓旌:指坛上道士祭神的符节和旗帜。
霜简:白色竹简,道士所用之手板。此处指道士招神的符。
羽衣:道士所穿的法衣。
参考资料:
花间集全鉴
鹿虔扆 ( yǐ )五代词人,生卒年、籍贯、字号均不详。早年读书古诗,看到画壁有周公辅成王图,即以此立志。后蜀进士。累官学士,广政间曾任永泰军节度使、进检校太尉、加太保,人称鹿太保。与欧阳炯、韩琮、阎选、毛文锡等俱以工小词供奉后主孟昶,忌者号之为“五鬼”。蜀亡不仕。其词今存6首,收于《花间集》,其词含思凄惋,秀美疏朗,较少浮艳之习,风格近于韦庄,代表作《临江仙》。今有王国维辑《鹿太保词》一卷。另据当代知名学者考证,鹿虔扆曾在前蜀做官,而所谓“五鬼”之说,纯属虚构。
握中有悬璧,本自荆山璆。
惟彼太公望,昔在渭滨叟。
邓生何感激,千里来相求。
白登幸曲逆,鸿门赖留侯。
重耳任五贤,小白相射钩。
苟能隆二伯,安问党与雠?
中夜抚枕叹,想与数子游。
吾衰久矣夫,何其不梦周?
谁云圣达节,知命故不忧。
宣尼悲获麟,西狩涕孔丘。
功业未及建,夕阳忽西流。
时哉不我与,去乎若云浮。
朱实陨劲风,繁英落素秋。
狭路倾华盖,骇驷摧双辀。
何意百炼刚,化为绕指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