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闻月犯轩辕,帷簿征于天象;宵携衾枕,征噣动于星辰。歍钦何辜!遇人不淑。犹之胠沙思水,空泣鲛绡;祓火衅豭,难升净域。从来錄事都知之号,颇少回黄转绿之期。若乃匽湢落英,仍登茵席;狼㬻裸国,忽被冠裳。律吹谷以成暄,絮沾泥而起舞,洵可称为生佛,唤作天公。恭惟文山太守,弭节关中,班春吴下。千寻岳峻,擎玉女之头盆;九派江清,渡洛神之罗袜。我镜若净,宾至如归。虽庆朔华堂,太守毫无目色;而维扬旅夜,相公深护才人。则有女号青琴,郎名白石,偶遇长陵小市,迎来油壁香车。纯毣其容,虔儇其性,含睇宜笑,淑质艳光。玉妒坐于帐中,花羞落于庭下,目作宴瑱饱矣,情如穆羽调矣。三宿空桑,法喜、维摩之恋;一枝华胜,红绡、绛树之缘。其能无天花染衣,黄玉志鼻也哉?可奈犀难驱鸟,裙不留仙,拔宅征殷,拏云力薄,蓝桥忘乞浆之路,桃源迷再访之津。遂乃发坠黄乡,钗飞白凤,身单萤火,骨瘦香桃,《金轮》之咒无灵,玉指之环有泪。楼罗历日,印龙子以无多;芳讯疏麻,托雁奴而莫寄。山河满目,潘岳西征;莼鲙呼舟,季鹰南返。忽以微之之小住,为阿软之再逢,数年华则星已重周,藏团扇而字犹未灭,哀其窈窕,蜡视横陈。侬已颓倾,守孔子闭房之记;卿须解脱,歌独狐《散雪》之章。但愿莲出污泥,珠澄浊水,桐成琴瑟,不负凤鸟曾棲;剑跃龙津,何必司空自佩?于是改鸳鸯之衽,为鸩鸟之媒,易孝绰之名姝,作李波之小妹。适有戴若思者,吴之振奇人也,相对阴谐,绝忘缁蠹。遂乃甘为眉匠,永结征衣,挽玉臂以教封,劝镜台之早定。然而《华严》劫重,难转风轮;秦狱冤深,谁摇酒树?说三车之法,似有前因;许二月之奔,终需阴讼。遂乃输情白牒,献状黄堂,太守下萧监州之符,急如星火;作李元纮之判,重若南山。浴羲女于甘渊,兰滫始湛;放蒙双于北海,泾渭永清。从此妇妇夫夫,双征一袜;朝朝暮暮,正梦严妆。书薜涛自制之笺,作庾亮媞子之案,取秦女望夫之石,刊阮公《遗爱》之碑。
袁枚(1716-1797)清代诗人、散文家。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汉族,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乾隆四年进士,历任溧水、江宁等县知县,有政绩,四十岁即告归。在江宁小仓山下筑筑随园,吟咏其中。广收诗弟子,女弟子尤众。袁枚是乾嘉时期代表诗人之一,与赵翼、蒋士铨合称“乾隆三大家”。
余禁所。禁垣西,是法曹厅事也,有古槐数株焉。虽生意可知,同殷仲文之枯树;而听讼斯在,即周邵伯之甘棠。每至夕照低阴,秋蝉疏引,发声幽息,有切尝闻。岂人心异于曩时,将虫响悲乎前听。嗟乎!声以动容,德以象贤。故洁其身也,禀君子达人之高行,蜕其皮也,有仙都羽毛之灵姿。候时而来,顺阴阳之数;应节为变,审藏用之机。有目斯开,不以道昏而昧其视;有翼自薄,不以俗厚而易其真。吟乔树之微风,韵姿天纵;饮高秋之坠露,清畏人知。仆失路艰虞,遭时徽纆。不哀伤而自怨,未摇落而先衰。闻蟪蛄之流声,悟平反之已奏;见螳螂之抱影,怯危机之未安。感而缀诗,贻诸知己。庶情沿物应,哀弱羽之飘零;道寄人知,悯余声之寂寞。非谓文墨,取代幽忧云尔。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客思深 一作:客思侵)
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那堪 一作:不堪)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吁嗟乎!
沧海扬尘兮日月盲,神州陆沉兮陵谷崩!
吁嗟乎!沧海扬尘兮日月盲,神州陆沉兮陵谷崩。
藐孤军之屹立兮,呼癸呼庚。
余悯此孑遗兮,遂息机而寝兵。
方壶圆峤兮,聊驾税以薶名。
神龙鱼腹兮,罹此豫且之罾。
余生则中华兮,死则大明,
寸丹为重兮,七尺为轻。
维彼文山兮,亦羁絏于燕京,
黄冠故乡兮,非余心之所馨。
欲慷慨而自裁兮,既束缚而严更,
学谢公以绝粒兮,奈群喙之相并。
等鸿毛于一掷兮,何难谈笑而委形,
忆唐臣之啮齿兮,视鼎镬其犹冰。
念先人之践土兮,愧忠孝之无成。
翳嗣子于牢笼兮,痛宗祀之云倾。
已矣夫!荀琼谢玉兮,亦有时而凋零。
余之浩气兮,化为风霆;
余之精魂兮,变为日星。
尚足留纲常于万祀兮,垂节义于千龄。
夫何分孰为国祚兮,孰为家声。
歌以言志兮,肯浮慕兮箕子之贞?
若以拟乎正气兮,或无愧乎先生。
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
二十抱此草,五十犹癯儒。
大散陈仓间,山川郁盘纡。
劲气钟义士,可与共壮图。
坡陁咸阳城,秦汉之故都。
王气浮夕霭,宫室生春芜。
安得从王师,汛扫迎皇舆?
黄河与函谷,四海通舟车。
士马发燕赵,布帛来青徐。
先当营七庙,次第画九衢。
偏师缚可汗,倾都观受俘。
上寿大安宫,复如正观初。
丈夫毕此愿,死与蝼蚁殊。
草大浩无期,醉胆空满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