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赋

  感衣裳于楚赋,咏忧思于陈诗。访群英之艳绝,标高名于泽芝。会春帔乎夕张,搴芙蓉而水嬉。抽我衿之桂兰,点子吻之瑜辞。

  选群芳之徽号,抱兹性之清芬,禀若华之惊绝。单蓲阳之妙手,测淲池之光洁。烁彤辉之明媚,粲雕霞之繁悦。顾椒丘而非偶,岂园桃而能埒。彪炳以茜藻,翠景而红波。青房兮规接,紫的兮圆罗。树妖遥之弱干,散菡萏之轻荷。上星光而倒景,下龙鳞而隐波。戏锦鳞而夕映,曜绣羽以晨过。结游童之湘吹,起榜妾之江歌。备日月之温丽,非盛明而谓何。若乃当融风之暄荡,承暑雨之平渥。被瑶塘之周流,绕金渠之屈曲。排积雾而扬芬,镜洞泉而含绿。叶折水以为珠,条集露而成玉。润蓬山之琼膏,辉葱河之银烛。冠五华于仙草,超四照于灵木。杂众姿于开卷,阅群貌于昏明。无长袖之容止,信不笑之空城。森紫叶以上擢,纷湘蕊而下倾。根虽割而琯彻,柯既解而丝萦。感盛衰之可怀,质始终而常清。

  故其为芳也绸缪,其为媚也奔发。对粉则色殊,比兰则香越。泛明彩于宵波,飞澄华于晓月。陋荆姬之朱颜,笑夏女之光发。恨狎世而贻贱,徒爱存而赏没。虽凌群以擅奇,终从岁而零歇。

鲍照

鲍照(约415年~466年)南朝宋文学家,与颜延之、谢灵运合称“元嘉三大家”。字明远,汉族,祖籍东海(治所在今山东郯城西南,辖区包括今江苏涟水,久居建康(今南京)。家世贫贱,临海王刘子顼镇荆州时,任前军参军,故又称他为鲍参军。刘子顼作乱,照为乱兵所害,年五十余岁。他长于乐府诗,其七言诗对唐代诗歌的发展起了很重要的作用。与谢灵运、颜延之同创“元嘉体”,合称“元嘉三大家”。有《鲍参军集》。

猜你喜欢

  咸阳之南,直望五千里,见云峰之崔千。前有剑阁横断,倚青天而中开。上则松风萧飒瑟䫻,有巴猿兮相哀。旁则飞湍走壑,洒石喷阁,汹涌而惊雷。

  送佳人兮此去,复何时兮归来?望夫君兮安极,我沉吟兮叹息。视沧波之东注,悲白日之西匿。鸿别燕兮秋声,云愁秦而暝色。若明月出于剑阁兮,与君两乡对酒而相忆!

垂钓坐磐石,水清心亦闲。
鱼行潭树下,猿挂岛藤间。
游女昔解佩,传闻于此山。
求之不可得,沿月棹歌还。

大唐造昌运,品物荷时成。
乘秋逢令节,锡宴观群情。
俯临秦山川,高会汉公卿。
未追赤松子,且泛黄菊英。
赓歌圣人作,海内同休明。

丁亥岁云暮,西山事甲兵。
赢粮匝邛道,荷甲争羌城。
严冬阴风劲,穷岫泄云生。
昏曀无昼夜,羽檄复相惊。
拳跼兢万仞,崩危走九冥。
籍籍峰壑里,哀哀冰雪行。
圣人御宇宙,闻道泰阶平。
肉食谋何失,藜藿缅纵横。

东岳云峰起,溶溶满太虚。
震雷翻幕燕,骤雨落河鱼。
座对贤人酒,门听长者车。
相邀愧泥泞,骑马到阶除。

儿童篱落带斜阳,豆荚姜芽社肉香。
一路稻花谁是主,红蜻蛉伴绿螳螂。

春日在天涯,天涯日又斜。
莺啼如有泪,为湿最高花。

侬作北辰星,千年无转移。
欢行白日心,朝东暮还西。

独坐南楼佳兴新,青山绿水共为邻。
青气遥分隔浦岫,斜光偏照渡江人。
心闲鸥鸟时相近,事简鱼竿私自亲。
只忆帝京不可到,秋琴一弄欲沾巾。

檀栾映空曲,青翠漾涟漪。
暗入商山路,樵人不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