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郎曲序

  王郎者,茂苑灵狸,扬州旧鹤,小袖秃襟之汉制,阐灶华羽之南音。流激楚于《阳阿》,声希《下里》;散天花于《小海》,人满浮桥。则有皆山吏部,太真姓温,樊川第五。爱吹玉尺,小谪人间;命入金星,能知音乐。王褒乞洞箫之谥,高琳是浮磬之精,一顾城倾,三生石老,琅琊刻其佩印,畹青锡以佳名。数阕新歌,换中书而莫惜;一条牙笏,立帘外以晏如。留仙则雪夜扫门,顾曲则金貂换酒,湔裙解带,代系箜篌;转字催腔,亲持舂牍。惟时琴堂小谢,北郭蒙庄,假相风之竿,测爱河之水。阳为薄怒,瑶光作髻之谣;诈入飞章,沙叱劫姬之说。于是奚恤阿阿以谢,张步负负而悲。宋公闭门,泣而目肿;巫臣闻信,窃而思逃。情之所钟,仆有感矣。

  夫用比疏者刷以胶青,饰主璋者加之判白,以兹妙伎,得遇清卿。钗挂臣衣,花惊郎目。岂非珠澄浊水,凤集阿房之盛事也哉?然而十年协律,不为聋俗所知;三峡流泉,翻以回挝见赏。屠门琴在,非秦倡莫解其音;荀草花香,惟夏姬能留其色。纵有彄环照骨,水尺调钟者,亦复未采遗珠,失之交臂。一自神剑识于风胡,人才升于吏部,然后芦中得月,裙下生云,来则黍谷春回,去则歌场烛暗。卫多壮嬖,须眉且假先生;齐有盲人,耳顺亦呼娘子。由来知己,强半前缘。是以平津忤旨,过六十而宠荣;范悌盛名,失九重之目色。孙腾弃妓,专宠齐宫;翁须曳缣,称尊汉殿。或仳倠倚槛,而良士目之;或哀骀弄姿,而群粲归之。或以舞转西曹,或因歌封王爵。风花舛午,才命升沉,借此三思,达观一切。嗟乎!厌都梁而烧皂荚,别有闻根;嗜螺螷而简太牢,得毋口过!目亡虚鉴,认符拔作祥麟;耳失兜玄,误归昌为谥隘。岂非是者常是,是有时而不行;非者常非,非有时而必用也乎?然而国君好艾,难寻息土之人;贤者过情,甘受妖夫之曳。幸臣半择,上应星辰;胡妲戏倡,名传文学。甚至何晏爱妇人之服,妹喜戴男子之冠。任谷,丈夫也,而以脂夜有身;景公,诸侯也,而许羽人抱背。张彫武因师爱貌,得列《儒林》;辛德源与友通衾,卒成名宦。谁为雄伯,同上雌亭?此又戏引卮言,堪为干笑者矣。 今者右军为乐,非儿辈所知;宫体编成,须徐陵作序。主人六首,和客百章,刻划乌丝,淋漓斑管。装成贝册,俨同梵夹之书;各唱回波,写入《深情》之帖。

袁枚

袁枚(1716-1797)清代诗人、散文家。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汉族,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乾隆四年进士,历任溧水、江宁等县知县,有政绩,四十岁即告归。在江宁小仓山下筑筑随园,吟咏其中。广收诗弟子,女弟子尤众。袁枚是乾嘉时期代表诗人之一,与赵翼、蒋士铨合称“乾隆三大家”。

猜你喜欢

一塍芳草碧芊芊,活水穿花暗护田。
蚕事正忙农事急,不知春色为谁妍?

泾溪石险人兢慎,终岁不闻倾覆人。
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

初报边烽照石头,旋闻胡马集瓜州。
旋公谁听刍荛策,吾辈空怀畎亩忧。
急雪打窗心共碎,危楼望远涕俱流。
岂知今日淮南路,乱絮飞花送客舟。

朵朵精神叶叶柔,雨晴香拂醉人头。
石家锦幛依然在,闲倚狂风夜不收。

几日相别离,门前生穞葵。
寒蝉聒梧桐,日夕长鸣悲。
白露湿萤火,清霜凌兔丝。
空掩紫罗袂,长啼无尽时。

窈窕燕姬年十五,惯曳长裾,不作纤纤步。众里嫣然通一顾,人间颜色如尘土。
一树亭亭花乍吐,除却天然,欲赠浑无语。当面吴娘夸善舞,可怜总被腰肢误。

嘉陵江曲曲江池,明月虽同人别离。
明宵光景潜相忆,两地阴晴远不知。
谁料江边怀我夜,正当池畔望君时。
今朝共语方同悔,不解多情先寄诗。

深宫美人百不知,饮酒食肉事游嬉。
弹丝吹竹舞罗衣,曲终对镜理鬓眉。
岌然高髻玉钗垂,双鬟窈窕萼叶微。
宛转踯躅従婴儿,倚楹俯槛皆有姿。
拥扇执拂知从谁,瘦者飞燕肥玉妃。
俯仰向背乐且悲,九重深远安得窥。
周生执笔心坐驰,流传人间眩心脾。
飞琼小玉云雾帏,长风吹开忽见之。
梦魂清夜那复追,老人衰朽百事非。
展卷一笑亦胡为,持付少年良所宜。

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
可怜此地无车马,颠倒青苔落绛英。

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日 一作:后;未篡 一作:下士)
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