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驾南巡赋(并序)

  臣闻王者兼覆九州,内抚畿甸,外察方岳,其为道盖至广远。《易传》曰:“风行地上观,先王以省方观民设教。”夫八方之气不同,而风行因土以生物者,天地之至德也。九州之俗不同,而天子省民因方以成治者,圣人之至教也。古扬州之域,厥民轻心,火耕水耨。昔者尝蒙仁皇帝六莅之恩及世宗十三年休养生息之福。皇帝承基,至仁究物,念东南之幽阻,惧民隐之不闻,十六年、二十二年时巡,再莅于江、淮,察吏问俗,民劝于化。夫恩笃者道崇,志深者念远,海内承平百年矣。天子仁沛而义凝,南绥而北抚,教友民而征不庭,怀异俗而广徼塞,风雨雷霆之所施,地里亿万以计。受万国之攸同,辑祥嘏而来备,归福慈宁,乾坤恺豫。重光之岁仲冬,维皇太后七旬万寿之庆。

  圣孝攸崇,推恩庶类,北户而北,穷发之南,靡弗欣怿。既履逸乐,不忘忧勤,维兹江、浙之间,实圣心所尤切。二十七年春,玉辂复临,清问疾苦,禁惰玩于民萌,昭震叠之宏业。昔三代王者,继有神圣。臣尝考之诗歌,必先述其小心勤惕,治内治外,罔弗安恬,又使万物得其理,览草野之鄙事,然后民乐其德,扬怿和之声,保世滋大,集休福于无穷也。以东南之区,古称难治,而属车三历,俗变风移,丰美之化成,谣咏之声作,虽其言不出于闾阎鄙俚,而足以上占国家隆治之昌,景福之远。臣愚无似,窃作赋一篇,不敢自附于古诗之流,亦欲以道乡里之民情,述睹见之所及,以扬盛世辉光之万一云尔。其辞曰:于皇时清,维祖宗浚恭缉熙,佑民勤恤。乃笃生皇帝之文武睿哲。匹天运而日行,绍丕业而无逸。穹覆庶生,万方如一。方内大和,乃治远夷。既定邛、僰之外疆,招西域而怀来。乃有狼顾豕窜,鸟距鱼鬐,跳踉矜恃岩幽曲渚之中,而以仰抗夫天威。万士勃怒,是命将帅,收准、回之两蠢,翕万部而失气。定功葱岭之北,辟疆玉关之外。盖为地二万有馀里,合古三十六国而归于郡县之吏。靡不被德施而恩流,葳蕤而滂沛。治蚃,产祥嘏,云日辉和,风雨归善,于圣母锡福,于下土重光。元英日行,牵牛临于河渚。

  皇太后履万寿而当七旬,仰睹圣孝巍崇,迈于前古。莫不踊跃欢欣,忭手歌舞,曰:“是宜康豫无为,辉明黼黻而铿鸣锺鼓。”皇帝曰:“嘻!余敢自康自逸,虽兹江、淮,东暨于越。昔圣祖恩加乎六巡,及朕亦再为临阅而式加优恤。顾犹恐化泽有未究,疾苦有未闻,宜噢咻以三复,岂朕躬而惮勤?”乃命百吏,稽礼文,循前典,加鸿仁,水衡颁钱,司农调均,散委积于京仓,蠲租税而拯贫。申诫使者:“汝领治河,巩成金堤,洪流逶迤。”然后礼官奉仪,太史练日,首春晨暄,大驾将发。总虎贲之禁旅,陈卤簿之有秩。奉慈宁之安舆,乃迤出于殿阙。条狼执鞭,诵训夹轨,华芝道游,秋秋翐々。沛艾腾骧,扶帟翼,顺和气之萌茁,转春郊之青旗。芾裳景从,杂遝重委,日动而云飞,邪拂乎海岱,光熛烛乎淮、沂。当鸾舆之未行也,先明诏乎有众曰:“咨吏以届民,维俭德之是奉。假靡丽以饬恭,实朕心之攸痛。快视听于须臾,惧百室之遝恫。所临驰道,宫馆所供。式攸循礼,毋以丽用。万乘所至,廛市无动。度财大农,毋敢私贡。”是以吏无供帐之烦,而民无威临之恐。乃以南徂,乃观大河。天云澹而飞扬,长风柔而荡波。龙伯戢其之,而从蜿蜒乎蛟鼍。仰万乘之戾止,召百灵而委蛇。分渠浪荡,淮口是过。各官奉职,金堤峨峨。刻玉礼神,永戢以和。超浑流而南逾,征万民之咸喜,俪云日之辉光,吾宿瞻乎天子。兹念我之弗释,又再莅乎我里。诚慰我之慕思,呼万岁而拜稽。连襼接袂,错顶累趾。扶掖庞眉,亦携稚齿。有垂伊丝,杨柳依依。有龙飞矣,天子之旗。布广泽与崇山,敷春卉之披离。兹风景之未改,夙昔憬乎帝思。宛来莅于兹土,计杓运之数移。既长我之婴稚,又增寿乎耋耆。敦风俗之懋和,阅多悆而阜熙。固皇心之载嘉,粤集休之孔宜。乃御龙舟,黄头击棹,吴越吟,涉江激噪。欢凫雁之鸣飞,烛紫兰之茁冒。晴日丽乎平皋,流帆扬而照耀。俯龙虎之盘蟠,招奔趋而缭绕。越江、汉而超五湖,东以介乎海峤。乃御离宫,周以清,锺山之麓,渐江之浒。倚郭控郊,或带田圃。梅林扬葩,春禽初语。修竹菁菁,溪流有湑。溯自昔兮幸临,言于斯而晏处。不侈增乎前观,有依闲兮庭庑。俭德昭乎轩楹,睿藻宣于镌镂。尔乃莅南土,观稼穑,弥湖陂,利沟洫。地早燠而后寒,税再熟而馀食,美风雨之既和,见万类之滋植。桑荣柔而衣履丰,麦青黄而仓廪实。有丱妇之饷馌,懿兹农之朴力。爰补助之攸行,复胡忧于乏亟?若夫左江右湖,指次吴、会,天地郁阻,东被海介。皇甄治之有岩,吏慎防乎封界,戢鸟夷之肆心,安商舶之失戒。乃阅舟师,艅艎载旆。纵鸟逝而龙骧,芴荒裔而四逮。火焱发其煌流,煜星奔而雷磕,蛟龙窜伏而屏气,山岛阤落而失隘。瞰武节之式昭,宣威棱乎域外。于是帝乃颁赉,守职长吏,农工商贩,既遍以备。畅和气之休嘉,郁充塞乎天地。乃朝群辟,展皇仪,张广筵,式燕私。黼黻跄跄,鼓锺论诗。饫于隆恩,载饱德施。

  上皇太后,万寿有祺。合海隅之群欢,以上奉于一卮。愔愔帝德,厥殷治教,袪所患恶,谨所好乐,杜治术之陂邪,警愚憃之失道。嗟我友民,世服忠孝,服冕攸兴,敬为民导。作嘉颂而扬休声,亦既各宣其舞蹈。弦诵阛阓之所,歌谣江海之漘,爰进试其秀才,升时髦而允抡,或辰宅于菰芦,而夕进于宫邻。夫惟江、浙之俗,亦劳亦侈。地下以阻,包数千里。富以溢礼为华,秀以文辞为靡。矧厥土之最下,惟民力以营之。泽草所生,芒种维宜。桔槔挈首,注高引卑。作力独深于海内,寡储亦易以怨咨。苟非蒙圣主之式临,何以永载于雍熙。昔岁载阳,既贲帝趾,云日其辉,于江海涘。民仰识乎隆准,习玉辂之和音。何念复于此而弗忘?诚被德之滋深。上竭其思,下写尔忱。八荒既已阜安,犹顾瞻而有馀心。造至化以敦德,将集祉万亿载以有壬。

姚鼐

姚鼐(nài)(1731~1815)清代著名散文家,与方苞、刘大櫆并称为“桐城三祖”。字姬传,一字梦谷,室名惜抱轩(在今桐城中学内),世称惜抱先生、姚惜抱,安徽桐城人。乾隆二十八年(1763)中进士,任礼部主事、四库全书纂修官等,年才四十,辞官南归,先后主讲于扬州梅花、江南紫阳、南京钟山等地书院四十多年。著有《惜抱轩全集》等,曾编选《古文辞类纂》。

猜你喜欢

头上花枝照酒卮,酒卮中有好花枝。
身经两世太平日,眼见四朝全盛时。
况复筋骸粗康健,那堪时节正芳菲。
酒涵花影红光溜,争忍花前不醉归。

苦忆荆州醉司马,谪官樽酒定常开。
九江日落醒何处,一柱观头眠几回。
可怜怀抱向人尽,欲问平安无使来。
故凭锦水将双泪,好过瞿塘滟滪堆。

自作新词韵最娇,小红低唱我吹箫。
曲终过尽松陵路,回首烟波十四桥。

翳翳桑榆日,照我征衣裳。
我行山川异,忽在天一方。
但逢新人民,未卜见故乡。
大江东流去,游子日月长。
曾城填华屋,季冬树木苍。
喧然名都会,吹箫间笙簧。
信美无与适,侧身望川梁。
鸟雀夜各归,中原杳茫茫。
初月出不高,众星尚争光。
自古有羁旅,我何苦哀伤。

谢公之彭蠡,因此游松门。
余方窥石镜,兼得穷江源。
将欲继风雅,岂徒清心魂。
前赏逾所见,后来道空存。
况属临泛美,而无洲诸喧。
漾水向东去,漳流直南奔。
空濛三川夕,回合千里昏。
青桂隐遥月,绿枫鸣愁猿。
水碧或可采,金精秘莫论。
吾将学仙去,冀与琴高言。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春闺 一作:深闺)

南楚春候早,余寒已滋荣。
土膏释原野,白蛰竞所营。
缀景未及郊,穑人先偶耕。
园林幽鸟啭,渚泽新泉清。
农事诚素务,羁囚阻平生。
故池想芜没,遗亩当榛荆。
慕隐既有系,图功遂无成。
聊从田父言,款曲陈此情。
眷然抚耒耜,回首烟云横。

万里荆襄入战尘,汴州门外即荆榛。
汴龙岂是池中物,虮虱空悲地上臣。
乔木他年怀故国,野烟何处望行人。
秋风不用吹华发,沧海横流到此身。

疏帘摇曳日辉辉,直阁深严半掩扉。
直院有花春昼永,八方无事诏书稀。
树头百啭鶑鶑语,梁上新来燕燕飞。
岂合此身居此地,妨贤尸禄自知非。

春残何事苦思乡,病里梳头恨最长。
梁燕语多终日在,蔷薇风细一帘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