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闻惠必旁敷,史著泽枯之德;慈当下逮,礼垂掩骼之文。烟横古冢,骚人以此徘徊;月隐北邙,词客缘斯愀怆。讵必过桥公之墓,始解回车;奚须上董相之坟,方图渍酒。蛇犹思报,愿酬魏颗于他年;蚁尚衔恩,敢让宋郊于异日。因尘不谬,果报非虚。旧有普同塔者,屡经缔构,多历岁年。敛万骨以同埋,聚千骸而并坎。人天共鉴,庶免荒榛蔓草之悲;魂魄咸依,可无怪雨盲风之恨。然而,运逢历劫,积蜕何多!人比恒沙,陈根不少。叹瓶罍之已满,舍此安之?嗟泉壤以难容,逝将不免。纵使付咸阳之烈焰,灰烬堪怜;假令投白马之洪流,漂浮足惜。爰有沙门,弘斯善愿。拟买松楸之隙地,充彼牛眠;欲求虞芮之闲田,封兹马鬣。然而,画饼奚裨,望梅曷补。定藉檀施之乐助,共成震旦之良因。不揣刍荛,为之乘韦。嗟乎!丹丘不到,人间少换骨之方;绿字无名,海上乏返魂之术。嬴政之鲍鱼空载,园寝同归;茂陵之鹤驾终荒,辒辌共尽。茫茫绝壑,难禁幽独之宵啼;窅窅穷尘,忍听黎丘之夜哭。但获少施涓滴,千秋郁原氏之阡;第令共损锱铢,万鬼安滕公之室。敢邀花雨,仰庇慈云。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光彩夺目的一席。他生活于满汉融合时期,其贵族家庭兴衰具有关联于王朝国事的典型性。虽侍从帝王,却向往经历平淡。特殊的生活环境背景,加之个人的超逸才华,使其诗词创作呈现出独特的个性和鲜明的艺术风格。流传至今的《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富于意境,是其众多代表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