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一诗

生平喜住山,而匪乐登陟。犹忆居匡庐,频年乃一出。

讵肯离人群,枘凿初难入。尝为鲁国士,志不受绳墨。

岂有王子乔,丹溜不可食。离离若参辰,俯仰恒滋惑。

桀纣奚无性,舜禹安知习。心知随见闻,渐渍非一日。

阪泉无恶名,南巢有惭德。曹魏亦受禅,人指为篡立。

侯门出仁义,俘虏尽残贼。当时重成败,后世覈名实。

名实持圣贤,成败犹甲乙。甲乙古又今,圣贤何得失。

事穷乃崇因,邈邈终难必。盗蹠丰且延,颜闵贫而疾。

吁嗟乎天兮,三世费穷诘。浩劫一念兴,休咎成消息。

易言积有馀,庆殃通家国。薰莸竞目前,不知其所集。

我观始与终,以此百情毕。玄璧难为功,燕石吾自袭。

富贵岂不欲,黄雀悲双翼。长年岂不慕,蓬莱日易昃。

世纷久已辞,接舆匪其匹。有身随饥寒,无心任欣怵。

衰荣造化均,忘怀岂静力。一死复一生,一劳复一逸。

蜉蝣自朝暮,鹤曲龟潜匿。修短竟由谁,可以破世执。

我亦无奇怀,秖有安心术。行行见远山,或时坐长默。

或时登高台,一目浮云逼。云散空中真,夕照起寒色。

茂林环苍岑,晨风归广隰。此趣谁当无,殷勤赋百一。

试问张留侯,黄石蚤曾识。功成鬓垂垂,欲悔嗟何及。

释函是

函是(一六〇八——一六八六),字丽中,别字天然,号丹霞老人。本姓曾,名起莘。番禺人。年十七补诸生,与里人梁朝钟、黎遂球、罗宾王、陈学佺辈,并以高才纵谈时事,举明思宗崇祯六年(一六三三)乡试第二。会试不第,谒僧道独于庐山,祝发于归宗寺。既返广州,主法诃林。明亡,徙番禺雷峰,创建海云寺,举家事佛。孤臣节士,皈依者众。历主福州长庆、庐山归宗,及海幢、华首、丹霞、介庵诸刹,晚年主法雷峰。著有《瞎堂诗集》等。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倚杖池边立,西风荷柄斜。
眼明秋水外,又放一枝花。

了了晴山见,纷纷宿雾空。
樵归妇腰斧,渔罢叟收筒。
但取登临适,何须吟啸工。
平生钓台路,明日与君同。

客心如水水如愁,容易归帆趁疾流。
忽讶船窗送吴语,故山月已挂船头。

船下广陵去,月明征虏亭。
山花如绣颊,江火似流萤。

玉架残书隐,金坛旧迹迷。
牵花寻紫涧,步叶下清谿。
琼浆犹类乳,石髓尚如泥。
自能成羽翼,何必仰云梯。

岧峣试一临,虏骑附城阴。
不辨风尘色,安知天地心?
门开边月近,战苦阵云深。
旦夕更楼上,遥闻横笛音。

万里衡阳雁,今年又北归。
双双瞻客上,一一背人飞。
云里相呼疾,沙边自宿稀。
系书元浪语,愁寂故山薇。

欲雪违胡地,先花别楚云。
却过清渭影,高起洞庭群。
塞北春阴暮,江南日色曛。
伤弓流落羽,行断不堪闻。

逝矣经天日,悲哉带地川。
寸阴无停晷,尺波岂徒旋。
年往迅劲矢,时来亮急弦。
远期鲜克及,盈数固希全。
容华夙夜零,体泽坐自捐。
兹物苟难停,吾寿安得延。
俛仰逝将过,倏忽几何间。
慷慨亦焉诉,天道良自然。
但恨功名薄,竹帛无所宣。
迨及岁未暮,长歌乘我闲。

江横渡阔烟波晚,潮过金陵落叶秋。
嘹唳塞鸿经楚泽,浅深红树见扬州。
夜桥灯火连星汉,水郭帆樯近斗牛。
今日市朝风俗变,不须开口问迷楼。

积水涵虚上下清,几家门静岸痕平。
浮萍破处见山影,小艇归时闻草声。
入郭僧寻尘里去,过桥人似鉴中行。
已凭暂雨添秋色,莫放修芦碍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