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寒户牖,虚白尊罍,千山尽入孤光。玉影如空,天葩暗落清香。平生此兴不浅,记当年、独据胡床。怎知道,是岁华换却,处处堪伤。
已是南楼曲断,纵疏花淡月,也只凄凉。冷雨斜风,何况独掩西窗。天涯故人总老,谩相思、永夜相望。断梦远,趁秋声、一片渡江。
译文
高高的门窗透进寒意,洁白的酒器泛着微光,千山万壑都融入了这孤寂的月光中。月影如玉般空灵,天边的花儿悄悄散放着入香。我一生对这样的景致兴趣不减,记得当年,我独自倚坐在胡床上欣赏。怎料到如今,岁月流转,处处都令人感伤。
南楼的音乐已经停歇,即使有稀疏的花朵和淡淡的月光,也只是增添了几分凄凉。冷雨斜风,更何况是我独自紧闭着西窗。天涯海角的故人都已老去,徒然地相思,整夜相望。消失的梦境遥不可及,我趁着秋声,让思念随着一片江水漂流而去。
注释
高寒:地势高而寒冷。
户牖:门窗。
虚白:洁白,皎洁。
尊罍:泛指酒器。
天葩:非凡的花。
断梦:消失的梦。
碧山词寓情于景,将心中凄凉、哀怨幻化于疏花淡月、冷雨斜风中,情感跌宕起伏,语言婉转沉痛,无尽的家国之悲、故人之思郁结其中。
词的上片从月色入手,描绘出月光的凄美,月色的朦胧,月下的幽香,又由月及人,由赏月想到满目疮痍的家国、忧患飘零的身世。词人引用晋庾亮之事来写词人赏月之情,月光照江山,而江山已易主。感叹时光流逝,追忆往昔只剩下“处处堪伤”。
词的下片抒发词人的感伤之情,追思往事,一切都已无法挽回。往昔、往事不复在,纵然看到摇曳花影、淡淡月色,也只是平添心中无限凄凉。“冷雨斜风,何况独掩西窗”化用李商隐《夜雨寄北》“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的诗句,这是久别重逢,两人对坐西窗前,剪烛夜谈的温馨情景。而这里词人反用其意,描述冷雨斜风时,独坐西窗,倍显孤寂。念及故人远在天涯,如今老去,独自在长夜中怀念,一切情思托于梦中,却是梦断,仍跟随秋声,渡江远去。此词情景交融,写景述情,情感跌宕起伏,语言婉转沉痛,无尽的家国之悲、故人之思蕴涵其中。
渔舟逐水爱山春,两岸桃花夹古津。
坐看红树不知远,行尽青溪不见人。(不见 一作:忽值)
山口潜行始隈隩,山开旷望旋平陆。
遥看一处攒云树,近入千家散花竹。
樵客初传汉姓名,居人未改秦衣服。
居人共住武陵源,还从物外起田园。
月明松下房栊静,日出云中鸡犬喧。
惊闻俗客争来集,竞引还家问都邑。
平明闾巷扫花开,薄暮渔樵乘水入。
初因避地去人间,及至成仙遂不还。
峡里谁知有人事,世中遥望空云山。
不疑灵境难闻见,尘心未尽思乡县。
出洞无论隔山水,辞家终拟长游衍。
自谓经过旧不迷,安知峰壑今来变。
当时只记入山深,青溪几度到云林。
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
天下不治,请陈佹诗:
天地易位,四时易乡。
列星殒坠,旦暮晦盲。
幽闇登昭,日月下藏。
公正无私,反见从横。
志爱公利,重楼疏堂。
无私罪人,憼革贰兵。
道德纯备,谗口将将。
仁人绌约,敖暴擅强。
天下幽险,恐失世英。
螭龙为蝘蜓,鸱枭为凤凰。
比干见刳,孔子拘匡。
昭昭乎其知之明也,拂乎其遇时之不详也。
郁郁乎其欲礼义之大行也,闇乎天下之晦盲也。
皓天不复,忧无疆也。
千岁必反,古之常也。
弟子勉学,天不忘也。
圣人共手,时几将矣。
与愚以疑,愿闻反辞。
其小歌曰:念彼远方,何其塞矣。
仁人绌约,暴人衍矣。
忠臣危殆,谗人服矣。
琁玉瑶珠,不知佩也。
襍布与锦,不知异也。
闾娵子奢,莫之媒也。
嫫母力父,是之喜也。
以盲为明,以聋为聪;
以危为安,以吉为凶。
呜呼上天!曷维其同。
去郭轩楹敞,无村眺望赊。
澄江平少岸,幽树晚多花。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
蜀天常夜雨,江槛已朝晴。
叶润林塘密,衣干枕席清。
不堪祗老病,何得尚浮名。
浅把涓涓酒,深凭送此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