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文章碑碣词赋

  问:国家化天下以文明,奖多士以文文,二百馀载,文章焕焉。然则述作之间,久而生弊,书事者罕闻于直笔,褒美者多睹其虚辞。今欲去伪抑淫,芟芜刬秽,黜华于枝叶,反实于根源,引而救之,其道安在?

  臣谨案《易》曰:“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记》曰:“文王以文理。”则文之用大矣哉!自三代以还,斯文不振,故天以将丧之弊,授我国家。国家以文德应天,以文教牧人,以文行选贤,以文文取士,二百馀年,焕乎文章,故士无贤不肖,率注意于文矣。然臣闻大成不能无小弊,大美不能无小疵,是以凡今秉笔之徒,率尔而言者有矣,斐然成章者有矣,故歌咏、诗赋、碑碣、赞诔之制,往往有虚美者矣,有愧辞者矣。若行于时,则诬善恶而惑当代,若传于后,则混真伪而疑将来。臣伏思之,大非先王文理化成之教也。且古之为文者,上以纫王教,系国风,下以存炯戒,通讽谕,故惩劝善恶之柄,执于文士褒贬之际焉,补察得失之端,操于诗人美刺之间焉。今褒贬之文无核实,则惩劝之道缺矣,美刺之诗不稽政,则补察之义废矣,虽雕章镂句,将焉用之?臣又闻稂莠秕稗生于谷,反害谷者也;淫辞丽藻生于文,反伤文者也。故农者耘稂莠,簸秕稗,所以养谷也;王者删淫辞,削丽藻,所以养文也。伏惟陛下诏主文之司,谕养文之旨,俾辞赋合炯戒讽谕者,虽质虽野,采而奖之,碑诔有虚美愧辞者,虽华虽丽,禁而绝之。若然,则为文者必当尚质抑淫,著诚去伪,小疵小弊,荡然无遗矣。则何虑乎皇家之文章,不与三代同风者欤?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猜你喜欢

堂中绮罗人,席上歌舞儿。
待我光泛滟,为君照参差。

万树凉生霜气清,中元月上九衢明。
小儿竞把清荷叶,万点银花散火城。

新烟着柳禁垣斜,杏酪分香俗共夸。
白下有山皆绕郭,清明无客不思家。
卞侯墓下迷芳草,卢女门前映落花。
喜得故人同待诏,拟沽春酒醉京华。

身世浑如水上鸥,又携竹杖过南州。
饭囊傍晚盛残月,歌板临风唱晓秋。
两脚踢翻尘世界,一肩挑尽古今愁。
而今不食嗟来食,黄犬何须吠不休。

失枕惊先起,人家半梦中。
闻鸡凭早晏,占斗认西东。
辔湿知行露,衣单觉晓风。
秋阳弄光影,忽吐半林红。

婺女俪经星,嫦娥栖飞月。
惭无二媛灵,托飞侍天阙。
阊阖殊未晖,咸池岂沐发?
汉阴不久张,长河为谁越?
虽有促宴期,方须凉风发。
虚计双曜周,空迟三星没。
非怨杼轴劳,但念芳菲歇。

寥廓凉天静,晶明白日秋。
圆光含万象,碎影入闲流。
迥与青冥合,遥同江甸浮。
昼阴殊众木,斜影下危楼。
宋玉登高怨,张衡望远愁。
馀辉如可托,云路岂悠悠。

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
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关河迢递绕黄沙,惨惨阴风塞柳斜。
花带露寒无戏蝶,草连云暗有藏鸦。
诗穷莫写愁如海,酒薄难将梦到家。
绝域东风竟何事?只应催我鬓边华!

高竹笼前无伴侣,乱鸡群里有风标。(乱鸡群里 一作:乱群鸡里)
低头乍恐丹砂落,晒翅常疑白雪消。
转觉鸬鹚毛色下,苦嫌鹦鹉语声娇。
临风一唳思何事,怅望青田云水遥。

池中此鹤鹤中稀,恐是辽东老令威。
带雪松枝翘膝胫,放花菱片缀毛衣。
低回且向林间宿,奋迅终须天外飞。
若问故巢知处在,主人相恋未能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