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到了小寒这个节气,就好像古代“音律”之首——“大吕”奏响一般,这时候的喜鹊也感知到春天不远了,开始动身要筑新巢了。
它们觅食,总喜欢去河道弯曲的地方,因为那里方便它们口衔树枝和湿泥,进而围绕树梢来筑巢。
大雁开始有了北归的苗头,野鸡藏匿在茅草丛里鸣叫。
不要抱怨天气仍然寒冷严峻,因为春冬交替马上就要在正月进行了。
注释
小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3个节气,冬季的第5个节气,干支历子月的结束与丑月的起始。
大吕:夏历十二月的别称。
北首:方位词,北面,北方
雊雉:雄性野鸡鸣叫;雉,鸟。
《咏廿四气诗·小寒十二月节》是一首五言律诗。诗的首联点明时节,说喜鹊忙碌地筑建新巢;颔联描绘鸟儿们在河湾处觅食,在树梢间穿梭;颈联展现了不同鸟类在寒冷季节的不同生存状态;尾联说天气虽严寒,但春天已悄然临近,提醒人们不要因寒冷而抱怨,因为季节的交替是自然规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季节交替时的生动画面与细微变化。
元稹(779-831),字微之、威明。河南洛阳人,出生于东都洛阳(一说长安万年县)。中国唐朝中期大臣、文学家、小说家,北魏昭成帝拓跋什翼犍十九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春水月峡来,浮舟望安极?
正是桃花流,依然锦江色。
江色绿且明,茫茫与天平。
逶迤巴山尽,摇曳楚云行。
雪照聚沙雁,花飞出谷莺。
芳洲却已转,碧树森森迎。
流目浦烟夕,扬帆海月生。
江陵识遥火,应到渚宫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