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通判喻郎中

群居五百日,日日如初见。
一日忽远别,能不成怆恋。
人生三万日,光景若激箭。
何苦于其间,喜愠费颜面。
兹缘胜心在,胸内每交战。
既欲多上人,计校须自炫。
于事固无补,在己亦非便。
仕路繁此徒,可谓丈夫贱。
爱君性浑厚,殊不与时变。
相共为此州,敢说皆尽善。
何尝分彼此,惟务乃职办。
所以将二年,无有长短辩。
为人倘如此,所至复何患。
官满去还台,岂能忘眷眷。
阳关调虽苦,且尽西城宴。
问君到京国,几月方下汴。
予亦想是时,移守至梁甸。
佳音幸见及,西南足邮传。

文同

文同(1018~1079年),字与可,号笑笑居士、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绵阳市盐亭县)人。著名画家、诗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进士,迁太常博士、集贤校理,历官邛州、大邑、陵州、洋州(今陕西洋县)等知州或知县。元丰初年,文同赴湖州(今浙江吴兴)就任,世人称文湖州。元丰二年(1079)正月二十日,文同在陈州(今河南省淮阳县)病逝,未到任而卒,享年61岁。他与苏轼是表兄弟,以学名世,擅诗文书画,深为文彦博、司马光等人赞许,尤受其从表弟苏轼敬重。

猜你喜欢

谁家起甲第,朱门大道边?
丰屋中栉比,高墙外回环。
累累六七堂,栋宇相连延。
一堂费百万,郁郁起青烟。
洞房温且凊,寒暑不能干。
高堂虚且迥,坐卧见南山。
绕廊紫藤架,夹砌红药栏。
攀枝摘樱桃,带花移牡丹。
主人此中坐,十载为大官。
厨有臭败肉,库有贯朽钱。
谁能将我语,问尔骨肉间:
岂无穷贱者,忍不救饥寒?
如何奉一身,直欲保千年?
不见马家宅,今作奉诚园。

转蓬离本根,飘飖随长风。
何意回飚举,吹我入云中。
高高上无极,天路安可穷。
类此游客子,捐躯远从戎。
毛褐不掩形,薇藿常不充。
去去莫复道,沉忧令人老。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代耕本非望,所业在田桑。
躬亲未曾替,寒馁常糟糠。
岂期过满腹,但愿饱粳粮。
御冬足大布,粗絺已应阳。
正尔不能得,哀哉亦可伤!
人皆尽获宜,拙生失其方。
理也可奈何!且为陶一觞。

江上数株桑枣树,自从离乱更荒凉。
那堪旅馆经残腊,只把空书寄故乡。
典尽客衣三尺雪,炼精诗句一头霜。
故人多在芙蓉幕,应笑孜孜道未光。

日月不相饶,节序昨夜隔。
玄蝉无停号,秋燕已如客。
平生独往愿,惆怅年半百。
罢官亦由人,何事拘形役。

渭川千亩入秦关,淇澳青青水一湾。
两地高风来拱向,中间突兀太行山。

金陵城东谁家子,窃听琴声碧窗里。
落花一片天上来,随人直度西江水。
楚歌吴语娇不成,似能未能最有情。
谢公正要东山妓,携手林泉处处行。

烟愁雨啸黍华生,宫阙簪裳旧帝京。
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

稻云不雨不多黄,荞麦空花早着霜。
已分忍饥度残岁,更堪岁里闰添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