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觉王孙贵,豪家意颇浓。
屏开金孔雀,褥隐绣芙蓉。
且食双鱼美,谁看异味重。
门阑多喜色,女婿近乘龙。
华馆春风起,高城烟雾开。
杂花分户映,娇燕入帘回。
一见能倾座,虚怀只爱才。
盐车虽绊骥,名是汉廷来。
译文
我一进李监你家就感觉到王孙贵裔的风韵,豪门大家的气派十足。
门后的屏风上画着开屏的金孔雀,内室里,棉被上绣着盛开的玉芙蓉。
桌上摆放着美味的双鱼,味道十分香浓。
家门庭喜气洋洋,原来是女儿新近嫁了个乘龙快婿,可喜可贺!
豪华的馆舍春风四起,高高的楼阁把云雾刺穿。
户外一丛丛七彩鲜花相互辉映,一双双娇燕飞入珠帘,回到梁上的老巢。
李公谈吐不凡,令满座一见倾倒;虚怀若谷,十分爱惜人才。
你虽然像骐骥一样为沉重之盐车所累,但是终有一天会有大任,因为毕竟是来自汉庭的天马啊!
注释
李监,指李令问,唐宗室子弟,曾任秘书监,故称李监。
王孙:李令问是宗室子弟,故称。
“屏开”句:《旧唐书》记载,高祖皇后窦氏的父亲,在门屏上画两只孔雀,给前来求婚的人两只箭,私约射中者招之。高祖发两箭,俱中,因招为婿。此用其事,言李氏则婿之雅也。
“且食”句:乃翻《孟子》舍鱼取熊掌语。
“门阑”句:庾信诗:“诘旦启门阑。”《礼记》:“乃有喜色。”
华馆春风:刘帧诗:“华馆寄流波,豁达来风凉。”曹植诗:“春风起兮萧条。”
杂花:丘迟书:“杂花生树,群莺乱飞。”魏澹诗:“映户落残花。”
一见能倾座:吴迈远诗:“一见愿道意。”《司马相如传》:“一座尽倾。”
“盐车”句:《战国策》云,骐骥驾盐车,上吴板,迁延负辕而不能进。此用其意,以比李令问官职闲冷。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李监宅二首
这组诗当作于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前后,当时杜甫在东都洛阳,与显贵秘书监李令问(即诗中的李监)等有交往。
参考资料:
陈贻焮·杜甫评传(上)·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这组诗当作于天宝初年。李监,指李令问,唐宗室子弟,曾任秘书监,故称李监,其人喜好华服美食。诗中写诗人在李监家中做客,所见阔气府邸,精美酒食,对李监的怀才不遇表示惋惜。
第一首诗赞美李监得乘龙快婿,兼叙席上情事,陈设的奢华、筵席的精美。李监系宗室,故曰王孙。豪家意浓,领起中四句。细分之,孔雀、芙蓉是招婿,双鱼、异味是宴客,末句则称其得佳婿。
第二首诗称李监好客,从宅景叙入。风起、雾开,春晴晓色。花映、燕回,春时景物。李监能倾倒座客,因其有爱才虚怀。骥困盐车,比喻官之闲冷。天马来自汉庭,终当大用,是说李为宗室之臣。正与前首“王孙”相应。
参考资料:
陈贻焮·杜甫评传(上)·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李监宅二首》是一组五言律诗。第一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巧妙的寓意,展现出豪门生活的奢华与喜庆,最后将欢庆氛围推向高潮,寓意女儿嫁给了乘龙快婿,为家族带来荣耀与希望;第二首诗描绘出一幅春日里华馆高城、花繁燕舞的美好景象,并借此对李监的怀高才而居下位表示惋惜。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
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耶娘 一作:爷娘)
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
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
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
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
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
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
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
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
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
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
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
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
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果州南充县,寒女谢自然。
童騃无所识,但闻有神仙。
轻生学其术,乃在金泉山。
繁华荣慕绝,父母慈爱捐。
凝心感魑魅,慌惚难具言。
一朝坐空室,云雾生其间。
如聆笙竽韵,来自冥冥天。
白日变幽晦,萧萧风景寒。
檐楹暂明灭,五色光属联。
观者徒倾骇,踯躅讵敢前。
须臾自轻举,飘若风中烟。
茫茫八纮大,影响无由缘。
里胥上其事,郡守惊且叹。
驱车领官吏,甿俗争相先。
入门无所见,冠屦同蜕蝉。
皆云神仙事,灼灼信可传。
余闻古夏后,象物知神奸。
山林民可入,魍魉莫逢旃。
逶迤不复振,后世恣欺谩。
幽明纷杂乱,人鬼更相残。
秦皇虽笃好,汉武洪其源。
自从二主来,此祸竞连连。
木石生怪变,狐狸骋妖患。
莫能尽性命,安得更长延。
人生处万类,知识最为贤?
奈何不自信,反欲从物迁。
往者不可悔,孤魂抱深冤,
来者犹可诫,余言岂空文。
人生有常理,男女各有伦。
寒衣及饥食,在纺绩耕耘。
下以保子孙,上以奉君亲。
苟异于此道,皆为弃其身。
噫乎彼寒女,永托异物群。
感伤遂成诗,昧者宜书绅。
人生识字忧患始,姓名粗记可以休。
何用草书夸神速,开卷惝恍令人愁。
我尝好之每自笑,君有此病何年瘳。
自言其中有至乐,适意无异逍遥游。
近者作堂名醉墨,如饮美酒销百忧。
乃知柳子语不妄,病嗜土炭如珍羞。
君于此艺亦云至,堆墙败笔如山丘。
兴来一挥百纸尽,骏马倏忽踏九州。
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
胡为议论独见假,只字片纸皆藏收。
不减钟张君自足,下方罗赵我亦优。
不须临池更苦学,完取绢素充衾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