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所诗

一动还一静,一语还一默。语默动静还,谁能但墨墨。

动以静为本,语以默为常。静翕动乃辟,默胜言弥章。

圣人欲无言,德盛物自化。贤人谨其言,言垂千载下。

凡夫言孔多,掀唇恣啁啾。何能崇令德,忤物生悔尤。

嗟哉此心微,出入系敬肆。须臾失所操,溃滥何不至。

王子领庭训,默所以自箴。非徒结其舌,尚亦谨诸心。

集木如临渊,志大心转小。千言不为多,一言未为少。

是谓静之理,常寓动之中。嘉言会有闻,千里钦英风。

下士懵心学,恒言杂好丑。气刚剧欲吐,有若衔余口。

当夫未悔时,好狂复如痴。俟夫既悔时,奔骥将焉追。

常诵古人言,语吪默固好。爱助诚无由,庶几用自考。

朱浙

(1486—1552)福建莆田人,字必东,号损岩。嘉靖二年进士,授御史。帝亟欲尊生母,而群臣必欲帝母昭圣皇太后,浙亦上疏力争。帝怒,立捕至内廷,除名为民。有《天马山房遗稿》。

猜你喜欢

玉瓶沽美酒,数里送君还。
系马垂杨下,衔杯大道间。
天边看渌水,海上见青山。
兴罢各分袂,何须醉别颜。

日落沧江晚,停桡问土风。
城临巴子国,台没汉王宫。
荒服仍周甸,深山尚禹功。
岩悬青壁断,地险碧流通。
古木生云际,归帆出雾中。
川途去无限,客思坐何穷。

长空澹澹孤鸟没,万古销沉向此中。
看取汉家何事业,五陵无树起秋风。

繖幄垂垂马踏沙,水长山远路多花。
眼中形势胸中策,缓步徐行静不哗。

独鹤高飞雪气浓,梅烟清浅月朦胧。
一声箫管归何处?人在琼楼玉宇中。

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
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

我本汉家子,将适单于庭。
辞决未及终,前驱已抗旌。
仆御涕流离,辕马悲且鸣。
哀郁伤五内,泣泪沾朱缨。
行行日已远,遂造匈奴城。
延我于穹庐,加我阏氏名。
殊类非所安,虽贵非所荣。
父子见陵辱,对之惭且惊。
杀身良不易,默默以苟生。
苟生亦何聊,积思常愤盈。
愿假飞鸿翼,弃之以遐征。
飞鸿不我顾,伫立以屏营。
昔为匣中玉,今为粪上英。
朝华不足欢,甘与秋草并。
传语后世人,远嫁难为情。

凉叶萧萧散雨声,虚堂淅淅掩霜清。
黄华自与西风约,白发先从远客生。
吟似候虫秋更苦,梦和寒鹊夜频惊。
何时石岭关山路?一望家山眼暂明。

皤皤岷山老,抱琴鬓苍然。
衫袖拂玉徽,为弹三峡泉。
此曲弹未半,高堂如空山。
石林何飕飗,忽在窗户间。
绕指弄呜咽,青丝激潺湲。
演漾怨楚云,虚徐韵秋烟。
疑兼阳台雨,似杂巫山猿。
幽引鬼神听,净令耳目便。
楚客肠欲断,湘妃泪斑斑。
谁裁青桐枝,縆以朱丝弦。
能含古人曲,递与今人传。
知音难再逢,惜君方年老。
曲终月已落,惆怅东斋眠。

迎燕温风旎旎,润花小雨斑斑。
一炷烟中得意,九衢尘里偷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