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赫宗周,皇天降休;丽哉神圣,皇天降命。开纲布网,发号施令。河出图兮五云集,天垂象兮三光映。南极之庭,老人之星,煜煜爚爚,煌煌荧荧。秋分之旦见乎丙,春分之夕入乎丁。配神山之呼万岁,符德水之兆千龄。晃如金粟,粲若银烛。比秋草之一萤,状荆山之片玉。浑浑熊熊,悬紫贝于河宫;晔晔𬀩𬀩,曜明珠于汉水。其光也如丹,其大也如李。
稽元命之攸述,按星经之所纪。见则化平主昌,明则天下多士。经始灵台,嵯峨崔嵬。星则唐都讲艺,气则王朔呈材。昼观云物,夜察昭回。睹南郊之炳耀,欣北极之康哉!三公辅弼,庶官文武。献仙寿兮祝尧,奏昌言兮拜禹。瞻太霄而踊跃,伏前庭而俯偻。万人于是和歌,百兽于焉率舞。穆穆神皇,受天之祥。邈矣台州之北,窅然汾水之阳。贞明也者,日月同光;贞观也者,天地为常。有混成之独立,运元气之茫茫。
若夫大虹流渚,金天当宁;大电绕枢,轩辕受图;殷馗则黄星见楚,雷焕则紫气临吴。青方半月,东井联珠。辰极之齐七政,泰阶之平六符。虽前皇之盛德,又何以加于此乎?至若甘露溢,醴泉出,蓂荚生,嘉禾实。凤凰丹彩,驺虞白质,南海无波,东风入律。比夫皇穹之锡寿,何足以谈其万一?圣上犹复招列仙,择群贤,日慎一日,玄之又玄。兵戈不起,至德承天。臣炯作颂,皇家万年。
杨炯(650年-692年),字令明,弘农华阴(今属陕西)人,排行第七。唐朝诗人,初唐四杰之一。显庆六年(公元661年),年仅11岁的杨炯被举为神童,上元三年(676年)应制举及第,授校书郎。后又任崇文馆学士,迁詹事、司直。垂拱元年(685年),降官为梓州司法参军。天授元年(690年),任教于洛阳宫中习艺馆。如意元年(692年)秋后改任盈川县令,吏治以严酷著称,卒于任所。因此后人称他为“杨盈川”。
悠悠涉荒路,靡靡我心愁。
四望无烟火,但见林与丘。
城郭生榛棘,蹊径无所由。
雚蒲竟广泽,葭苇夹长流。
日夕凉风发,翩翩漂吾舟。
寒蝉在树鸣,鹳鹄摩天游。
客子多悲伤,泪下不可收。
朝入谯郡界,旷然消人忧。
鸡鸣达四境,黍稷盈原畴。
馆宅充廛里,士女满庄馗。
自非圣贤国,谁能享斯休?
诗人美乐土,虽客犹愿留。
相逢狭路间,道隘不容车。
不知何年少?夹毂问君家。
君家诚易知,易知复难忘;
黄金为君门,白玉为君堂。
堂上置樽酒,作使邯郸倡。
中庭生桂树,华灯何煌煌。
兄弟两三人,中子为侍郎;
五日一来归,道上自生光;
黄金络马头,观者盈道傍。
入门时左顾,但见双鸳鸯;
鸳鸯七十二,罗列自成行。
音声何噰噰,鹤鸣东西厢。
大妇织绮罗,中妇织流黄;
小妇无所为,挟瑟上高堂:
“丈人且安坐,调丝方未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