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郎鬓如此,况桃花颜色。

出自宋代晁补之的《忆少年·别历下

译文:刘郎的鬓发已花白如斑,人已苍老,何况桃花的青春?

注释:刘郎桃花:谓刘禹锡作桃花诗讥讽当权贾祸遭贬之事。

赏析:此句情意缠绵真挚,韵味久耐,词人借用刘禹锡受贬、远谪僻乡重回长安但青春已去的故事,抒发年华易逝的感喟。

忆少年·别历下

无穷官柳,无情画舸,无根行客。南山尚相送,只高城人隔。
罨画园林溪绀碧。算重来、尽成陈迹。刘郎鬓如此,况桃花颜色。

译文及注释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赏析

简析

晁补之

晁补之(公元5053年—公元555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