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

出自宋代柳永的《望海潮·东南形胜

译文:成群的马队簇拥着高高的牙旗,缓缓而来,声势煊赫,在微醺中听着箫鼓管弦,吟诗作词,赞赏着美丽的水色山光。

注释:高牙:古代行军有牙旗在前引导,旗很高,故称“高牙”。这里指高官孙何。吟赏烟霞:歌咏和观赏湖光山色。

赏析:此句笔致洒落,音调雄浑,写达官贵人游乐的场景,成群的马队簇拥着高高的牙旗,缓缓而来,一派煊赫声势。

望海潮·东南形胜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三吴 一作:江吴)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译文及注释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赏析

简析

柳永

柳永,(约984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宋仁宗朝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他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以毕生精力作词,并以“白衣卿相”自诩。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创作慢词独多。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流传极其广泛,人称“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对宋词的发展有重大影响,代表作 《雨霖铃》《八声甘州》。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