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出自先秦佚名的《论语十则

译文: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尽力呢 ?

注释:曾子:曾子姓曾名参(shēn)字子舆,生于公元前505~前436年,春秋战国间鲁国南武城(现在山东费县人),是被鲁国灭亡了的鄫国贵族的后代。曾参是孔子的得意门生,以孝子出名。吾:我。日:每天。三省:多次反省。注:三省有几种解释:一是多次检查;二是从多个方面检查。其实,古代在有动作性的动词前加上数字,表示动作频率多,不必认定为三次。三:泛指多次。多次进行自我检查反省。省:检查,反省。为:替。谋:谋划。忠:旧注曰:尽己之谓忠。此处指对人应当尽心竭力。

赏析:曾子这句话强调了自我反省的重要性,提醒我们每天都要反思自己的行为是否忠诚于他人。这种自省精神有助于我们不断提升自我,成为更好的人。

论语十章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译文及注释

展开阅读全文 ∨

所涉成语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简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