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出自宋代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

译文:四处回荡着悠扬的凤箫声,玉壶般的明月渐渐转向西边,夜晚的鱼灯、龙灯不停歇地舞动着,处处笑语喧哗。

注释:凤箫:箫的美称。玉壶:比喻明月,亦可解释为指灯。鱼龙舞:指舞动鱼形、龙形的彩灯,如鱼龙闹海一样。

赏析:词人写车马,写鼓乐,写灯月交辉的人间仙境,写民间艺人们的载歌载舞,呈现出繁华热闹的场景,展现出元宵节的欢乐气氛。

青玉案·元夕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译文及注释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创作背景

赏析二

展开阅读全文 ∨

简析

辛弃疾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中年后别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人。南宋官员、将领、文学家,豪放派词人,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辛弃疾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