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
风光冉冉东西陌,几日娇魂寻不得。
蜜房羽客类芳心,冶叶倡条遍相识。
暖蔼辉迟桃树西,高鬟立共桃鬟齐。
雄龙雌凤杳何许?絮乱丝繁天亦迷。
醉起微阳若初曙,映帘梦断闻残语。
愁将铁网罥珊瑚,海阔天宽迷处所。
衣带无情有宽窄,春烟自碧秋霜白。
研丹擘石天不知,愿得天牢锁冤魄。
夹罗委箧单绡起,香肌冷衬琤琤佩。
今日东风自不胜,化作幽光入西海。
夏
前阁雨帘愁不卷,后堂芳树阴阴见。
石城景物类黄泉,夜半行郎空柘弹。
绫扇唤风阊阖天,轻帏翠幕波洄旋。
蜀魂寂寞有伴未?几夜瘴花开木棉。
桂宫流影光难取,嫣薰兰破轻轻语。
直教银汉堕怀中,未遣星妃镇来去。
浊水清波何异源,济河水清黄河浑。
安得薄雾起缃裙,手接云輧呼太君。
秋
月浪衡天天宇湿,凉蟾落尽疏星入。
云屏不动掩孤嚬,西楼一夜风筝急。
欲织相思花寄远,终日相思却相怨。
但闻北斗声回环,不见长河水清浅。
金鱼锁断红桂春,古时尘满鸳鸯茵。
堪悲小苑作长道,玉树未怜亡国人。
瑶琴愔愔藏楚弄,越罗冷薄金泥重。
帘钩鹦鹉夜惊霜,唤起南云绕云梦。
双璫丁丁联尺素,内记湘川相识处。
歌唇一世衔雨看,可惜馨香手中故。
冬
天东日出天西下,雌凤孤飞女龙寡。
青溪白石不相望,堂上远甚苍梧野。
冻壁霜华交隐起,芳根中断香心死。
浪乘画舸忆蟾蜍,月娥未必婵娟子。
楚管蛮弦愁一概,空城罢舞腰支在。
当时欢向掌中销,桃叶桃根双姊妹。
破鬟倭堕凌朝寒,白玉燕钗黄金蝉。
风车雨马不持去,蜡烛啼红怨天曙。
译文
春
春风缓缓拂过东西向的阡陌,多日不见你缥缈如仙的芳踪。
蜜蜂蝴蝶尚知眷恋芬芳花蕊,繁盛的枝叶却识遍轻薄浮浪。
暖雾笼罩桃树西侧的余晖,你高耸的云鬓与桃花相映成齐。
当日的缠绵盟誓消散何处?情丝如乱絮缠绕,连天公也迷离。
宿醉初醒只见微光似破晓,残梦被帘外碎语惊断难续。
愁绪如铁网偏要打捞珊瑚,茫茫海天却将归处全然隐去。
衣带渐宽非关岁月无情意,春烟自碧怎知秋霜染白鬓?
研磨丹砂劈开磐石天不知晓,只愿求得铁牢锁住含冤魂灵。
绫罗绸缎堆叠在冷寂箱底,单薄纱衣映着玉佩琤琤寒音。
今日连东风都无力吹散愁云,终将化作幽光沉落西方海心。
夏
前楼雨帘凝着愁绪卷不起,后庭嘉树暗影里依稀可辨。
石城景致凄凉如幽冥黄泉,夜半游子空弹着柘木琴弦。
绫罗团扇欲唤来阊阖天风,轻纱幔帐如碧水波纹回涌。
蜀地鹃魂可寻得寂寞旅伴?瘴雾夜里木棉花几度绽红。
月宫桂影如水波难以捧取,兰麝幽香里传来细语轻轻。
恨不能将整个银河揽入怀中,怎忍星妃永受那别离苦痛。
浊流与清波究竟同源何异?济水澄澈却黄河混沌翻涌。
何日能见薄雾中缃裙翩起,亲驾云车邀太君共赴仙庭。
秋
月光如浪涌满苍穹湿漉漉,凉月西沉稀疏星辰渐隐入。
云如屏风静止掩住孤愁容,西楼整夜唯闻急切的风声。
想要编织相思寄往远方人,终日相思反生出怨怼几分。
只听得北斗七星循环转动,却不见银河之水何时清浅。
金锁截断红桂芬芳的春景,古榻鸳鸯绣被早已蒙尘封。
最可悲皇家苑囿变成长路,玉树繁华何曾怜惜亡国魂。
玉琴默默藏着楚地古曲调,越地轻纱冷薄金线刺绣沉。
帘钩鹦鹉惊觉寒霜夜已重,唤起南天云绕楚地云梦泽。
耳坠叮咚系着素帛传书信,内中记载湘水相逢那旧痕。
歌唇似衔着冷雨度过一世,可惜掌中馨香终成前尘梦。
冬
东方朝阳初升西方残阳落,雌凤独飞女龙星孤悬天河。
青石溪畔再难与故人相望,厅堂距离竟比苍梧野还阔。
寒壁霜花明灭交叠映冷光,芳菲根脉断绝香魂亦消亡。
乘画船逐浪空自追忆月魄,广寒仙子未必真个婵娟样。
楚地羌笛蛮邦琵琶皆含愁,空城罢舞唯余纤腰似柳柔。
往昔欢愉如掌中雪消融尽,桃叶桃根姐妹花空余旧游。
云鬟散乱垂落抵御晨霜寒,玉燕钗斜金蝉簪映鬓边颤。
风轮雨马神车皆不载愁去,红烛垂泪滴尽怨晨光初现。
注释
诗原无小题,诗后标“右春”、“右夏”、“右秋”、“右冬”,今分移各诗前,去其“右”字。
冉冉:渐进貌。
陌:田间小路。
娇魂:指女主人公。
蜜房:蜂房。
羽客:蜜蜂。
冶叶倡条:指杨柳柔美繁盛的枝条。
暖蔼:和煦的烟霭。
桃鬟:繁盛如云鬟的桃花。
雄龙雌凤:分喻男女双方。
罥:挂取。
宽窄:义偏宽。
不胜:受不了。
入西海:谓东风消逝,暗逗由春入夏。
阴阴:荫蔽覆盖。
阊阖:阊阖风的省称。
洄旋:水流回旋,盘旋。
星妃:我国神话中的织女。
天宇:天空。
凉蟾:秋月。
北斗:指北斗星。
回环:循环往复。
苍梧:九嶷山,又名苍梧山。
隐起:凸起,高起。
月娥:传说的月中仙子,亦借指月亮。
倭堕:古代妇女的发髻名。
曙:天刚亮。
李商隐在《柳枝五首序》中提到,他的从兄让山曾在洛阳民间少女柳枝面前吟诵他的《燕台四首》,得到柳枝的赞叹。从序中让山称作者为“少年叔”来看,其时商隐还相当年轻,可能尚未登第。《燕台四首》的创作年代,应比《柳枝五首》更早,大约写于大和中后期。 还有一种说法是,这组诗可能是作者在学仙玉阳的时候写的,他所爱的这个女子是一个道士。这个女道士被人娶走了,所以诗中多引仙女故事。
参考资料:
周啸天·唐诗鉴赏辞典补编·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90
这组名为“春、夏、秋、冬”爱情诗是李商隐仿“长吉体”艳诗中最出色的篇章。四首诗吟咏了一段浓厚悲剧色彩的爱情,诗立春、夏、秋、冬四题,系取《子夜四时歌》之义,抒发对所思慕的女子一年四季相思之情。《春》诗从春光烂漫中寻觅娇魂而不得开始,折入追忆初见对方时美好情景。立即又描绘雄龙雌凤杳远相隔的浩叹和魂牵梦系的情思。以下即极力渲染寻觅之渺茫,思念之深挚,最后想象对方在春天将逝的季节身着单绡、肌衬玉佩的情景。《夏》诗先写初夏雨景和石城(金陵)凄清的环境,暗示女子已去。然后想象对方身处南方瘴花木棉之地,独守闺帏,孤寂无伴之状。接着又转而回忆往昔两人曾经的短暂欢会和随之而来的分离。最后以祈望对方的到来作结。《秋》诗全篇都是对女子现时情境的想象。先想象她秋夜含愁独坐,相思念远;再想其夫亡室空,孤寂凄冷;最后又想象她秋夜弹琴,衣衫冷薄,怀思旧情,独对爱情旧物,潸然泪下。《冬》诗首点时令及对方失侣孤居,次言双方如青溪小姑与白石郎之相隔遥远;复想其身处孤冷之境,芳心已死,爱情幻灭;然后又转忆佳人之美,远胜嫦娥,而今唯独处空城,歌舞早歇,唯余纤腰,当年姊妹二人联袂而舞之欢早已烟消云散。最后想象女子在风雨冬夜独对残烛,空流红泪,直到天明;而破鬟松散,倚坐朝寒,容颜亦非往昔。
四首诗都交织着现在与过去、回忆与想象,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和四季景物的变换,抒情主人公的感情也由寻觅怀思、企盼重会,到悲慨馨香已故,情缘已逝,最后则根断心死,悲剧色彩逐渐浓重。女主人公的形象,从《春》之“暖蔼辉迟桃树西,高鬟立共桃鬟齐”,到《夏》之“绫扇唤风阊阖天,轻帷翠幕波洄旋”,再到《秋》之“瑶琴愔愔藏楚弄,越罗冷薄金泥重”,最后到《冬》之“破鬟倭堕凌朝寒”“蜡烛啼红怨天曙”,从外在到内心也都经历了从春到冬的循环过程。徐德泓借《柳枝诗序》“幽、忆、怨、断”四字概括四首大意,比较真实地概括了四首所表现的情感特点。
这组诗以炽烈的情感,秾艳的语言,纯粹抒情的笔法和极富跳跃性的结构章法,歌咏带有浓厚悲剧色彩的爱情,抒发爱情梦幻式的感受,主要是通过情绪气氛和幽艳意境的渲染,而不是叙述悲剧性的爱情故事,即通过回忆、想象来抒写刻骨铭心的思念,其中经常出现出人意料的转换,诗歌语言的秾艳和象征色彩造成一种华艳而朦胧的风格。如《春》诗的“暖蔼”六句。先是写回忆中初见对方的情景:“暖蔼辉迟桃树西,高鬟立共桃鬟齐。”在春日和煦阳光的掩映下,对方梳着高高的发鬟,伫立在盛开的桃枝下。下两句却从过去之遇跳过生活中应有的阶段(如会面、结合、离别),闪回现境,发出“雄龙雌凤杳何许,絮乱丝繁天亦迷”的叹息。接下来“醉起微阳若初曙,映帘梦断闻残语”写午醉初醒,迷幻历乱。误以为残阳映帘是初阳照窗,好梦中断,然乍醒迷惑之际,耳畔似犹闻对方之言萦回,似幻似真,如痴如迷。四首诗中,随处可见。这种昔境与现境的迭现,实境与幻境的蒙太奇镜头的变换切入。这种时空不断变化交错的写法,构成了意境的朦胧与多彩。
长吉诗奇而怪,艳中显冷,有时甚至追求强烈的刺激。李商隐这首仿长吉体的组诗,却以奇幻的想象来构筑迷离朦胧的意境,用秾艳的词采表达炽热痴迷的情感,哀感缠绵,一唱三叹,令人低吟不尽。
参考资料:
刘学锴 等.唐诗鉴赏辞典补编.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90:629-633
《燕台四首》是一组七言古诗。这四首诗吟咏了一段浓厚悲剧色彩的爱情,抒发对所思慕的女子一年四季的相思之情。这四首诗交织着现在与过去、回忆与想象,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和四季景物的变换,抒情主人公的感情也由寻觅怀思、企盼重会,到悲慨馨香已故、情缘已逝,最后则根断心死,悲剧色彩逐渐浓重。全诗以奇幻的想象来构筑迷离朦胧的意境,用秾艳的词采表达炽热痴迷的情感,达到哀感缠绵、一唱三叹的效果,营造出一种华艳而朦胧的风格。
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年义山,号玉谿生,又号樊南生,与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温李”,原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市)人,后随祖辈移居荥阳(今河南省郑州市),晚唐时期诗人。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